15歲抗日女英雄:被漢奸出賣落入鬼子手里,英勇事跡鮮有人知
在抗日戰爭時期,成千上萬的中國人為了趕走日本侵略者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中有的是老人,有的是女人,甚至還有很多是未成年的孩子。1926年張晶麟出生在山東省榮成縣(今榮成市)青安屯村的一個普通農戶家里,父親在她出生前就因病去世了,她從小跟著母親相依為命。1936年張晶麟10歲的時候,村里辦了一所半日制學校,當時能去上學的都是家里比較富裕的孩子。張晶麟家里雖然很窮,但母親希望她能夠多學點知識,以后的日子好過點,所以勒緊了褲腰帶湊足了學費將她送進了學校。張晶麟深知這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在學校非常刻苦,成績也很好。在學習之余,張晶麟也特別喜歡聽老師講文天祥、岳飛、林則徐這樣的愛國英雄的故事,對他們非常崇拜。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次年青安屯村就建立了一個共產黨地下聯絡站,到了1940年這里又成立了“抗日就亡組織”。因為青安屯村的黨員比較多,群眾基礎好,所以1940年日軍占領榮成縣后,把青安屯村當成了眼中釘,多次組織兵力掃蕩。有一次,張晶麟親眼目睹了一隊鬼子兵在偽軍的帶領下放過燒了村里的房子,用刺刀捅殺了反抗的村民,還搶走了村里的糧食和牲畜。鬼子走后,村里一片狼藉,濃煙蔽天,哭聲不斷,這給張晶麟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也讓她無比痛恨日本侵略者。沒多久張晶麟就找到了村里的抗日救亡組織,加入了“村婦救會”,成為組織里最小的戰士,那一年她只有14歲。雖然年紀小,但張晶麟在組織里的表現非常好,她在附近的村莊里進行抗日宣傳活動,在村外站崗放哨,發動婦女給前線戰士們做鞋縫衣。因為工作出色,1941年張晶麟被推薦到附近的峨石鄉擔任自衛團團部干事,當時她只有15歲。上任不久,張晶麟就接到情報,日軍計劃將大恒山上的虎礎寺改造成一個軍事據點,切斷榮成縣和其他地區的聯系。上級命令張晶麟組織群眾盡快將虎礎寺給拆除,阻止日軍計劃。接到命令后,張晶麟和其他同志立即組織了附近幾個村莊的群眾,準備連夜將虎礎寺給拆了。但不幸的是,張晶麟被漢奸給出賣了,她們準備拆寺的計劃也被鬼子得知。1941年9月18日,張晶麟和百姓剛趕到虎礎寺,附近據點的日偽軍就包圍了這里,為了讓百姓安全撤離,張晶麟故意暴露鬼子目標,吸引鬼子的注意力。最后百姓們都安全撤離了,但張晶麟卻落在了鬼子手上。被俘后張晶麟表現的非常勇敢,堅決不向鬼子泄露一絲一毫消息。為了撬開張晶麟的嘴,鬼子對她動用了鞭打、烙鐵、老虎凳、辣椒水、釘指等幾十種酷刑。在酷刑的折磨下,張晶麟幾次昏死過去,但始終沒有向鬼子妥協。為了讓張晶麟感受到最大痛苦,鬼子在施暴時故意少用了幾分力氣,這樣不會讓她昏死過去,又能感受到最大的痛苦。但這一切都沒能嚇住張晶麟,她一直沒有屈服。1941年9月21日,實在是無計可施的日本鬼子把張晶麟押到了虎礎寺殺害,當時她只有15歲,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花季年齡。臨行刑前,張晶麟表現的非常鎮定,沒有絲毫的害怕,死前還在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殘忍的日本鬼子將張晶麟的頭給割了下來,掛在附近的俚島鎮示眾,但這一行為不僅沒有嚇住當地人,反而激起了山東各地人民的激烈反抗,一個又一個的山東優秀兒女投入到抗戰中,為祖國獻出了年輕的生命。1968年俚島公社為張晶麟立了修建了烈士墓碑,后來榮成市政府把烈士墓遷到了青山烈士陵園,但除了當地人,很少有人知道這個15歲的少年抗日女英雄的故事。英雄被不該被遺忘,英雄的故事更不應該被埋沒,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全是這些偉大的英雄們用生命換來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