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歡
迎接新生命,是一件充滿期待的喜事,但為新生孩子辦理生育服務證、出生醫學證明等手續往往讓初為父母的市民手忙腳亂。為了使辦理流程一目了然,市公安局和市衛生計生委共同設計了相關手續的辦理流程圖,今日在首都之窗網站上線,市民辦理相關手續可按圖索驥。
兩孩生育證折騰兩代人
丁女士怎么也沒想到,辦個生兩孩服務證,不僅自己和丈夫要填表辦手續,竟還需要父母開證明。
丁女士是江蘇揚州人,丈夫樊先生是北京人且為獨生子女,夫妻倆符合北京市“單獨兩孩”政策,于是小兩口孕育了二胎。
辦理“兩孩生育證”遇到了麻煩。按照《北京市生育服務證管理辦法》相關規定,一方為外省市戶籍夫妻生育子女擬在京落戶的,辦理北京市《生育服務證》,需要到外省市一方戶籍地人口計生行政部門開具婚育情況證明并在《再生育一個子女申請審批表》上蓋章。丁女士只得大著肚子請假回了趟揚州。
“需要戶籍地區縣、街道、村居計生部門三級出具婚育情況證明,我只能從戶籍所在地居委會、街道計生部門和區縣計生部門一層一層蓋章。”丁女士說。
這還不是最麻煩的,丁女士的公公婆婆也要開婚育證明,證明樊先生是獨生子女。曾在山西插隊工作并退休的公婆,只得折騰回山西,回原單位查檔案證明自己的孩子是獨生子。
準備好了這些材料,丈夫戶籍所在地的計生部門才受理了他們的《生育服務證》申請。“從蓋第一個章,到《生育服務證》最終拿到手,前前后后大約花了近4個月時間。”丁女士很是無奈。
她告訴記者,手續繁瑣也許是為了更加嚴謹,這可以理解,但辦理的時候,我們根本查找不到相關程序和辦理流程,如果能事先查到這些流程,我們也能提前做準備。
丁女士的建議正在變成現實。
今天,本市首推出生登記、生育服務證、出生醫學證明簽發等簡明流程圖,在首都之窗網站上線,辦理相關手續的市民可以提前查詢,按圖索驥。
以“再生育一子女《生育服務證》流程圖”為例,四張樹形圖代表夫妻雙方的四種情況:夫妻雙方均為本市戶籍居民,夫妻一方為本市戶籍、一方為外省市戶籍居民,夫妻一方為本市戶籍、一方為外國人或港澳臺居民,女方為駐京部隊現役女軍人。流程圖中簡明扼要地標注出了“辦證”流程,包括從哪個網站下載審批表,到哪些部門蓋章、審核、審批等,同時還寫清了需要攜帶的各種材料,辦理程序一目了然。
簡明流程圖今日上線
依據流程圖,記者發現,生育證辦理流程正在簡化。
例如夫妻一方為外省市戶籍,需要開具的婚育證明從原來三級簡化成區縣計劃生育部門蓋章即可,同時提交證明材料后,本市一方戶籍地鄉鎮(街道)人口計生部門在《再生育一個子女申請審批表》注明“外省市已出具婚育情況證明”并蓋章,《審批表》不需要再到外省市戶籍地蓋章了。
生育一孩的程序也在簡化。以往生育一孩,夫妻雙方必須到工作單位開具婚育證明,不僅麻煩,而且還遭到質疑,“我們也無法證明員工婚育情況呀。”一家單位相關負責人說。
市衛生計生委相關工作人員透露,今年年底前,夫妻一方或雙方為本市戶籍生育第一個子女的,可持身份證、結婚證、戶口簿到一方戶籍地或現居住地村居委會辦理一孩生育登記,符合條件的領取《生育服務證》,不再要求當事人提供婚育情況證明。
根據市衛計委公布的《2015年人口健康信息化工作要點》 ,今年本市還將升級生育服務系統及相關全員人口系統,年內有望實現本市戶籍夫婦一孩生育服務網上登記,同時逐步探索二孩生育服務證網上辦理。
鏈接
便民亮點
(1)一方或雙方為本市戶籍的,由本市存檔單位或村居委會在《再生育一個子女申請審批表》上注明婚育情況并蓋章,不需再出具紙質證明材料。
(2)外省市一方戶籍所在地按照規定出具婚育情況證明的,本市一方戶籍地鄉鎮(街道)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在《再生育一個子女申請審批表》上注明“外省市已出具婚育情況證明”并蓋章,不需再到外省市戶籍地蓋章。
(3)一方或雙方為本市集體戶口的夫妻,符合條件要求在本市辦理《生育服務證》,材料齊全并真實有效,存檔單位已注明婚育情況并蓋章的,集體戶口所在地的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應當為其辦理《生育服務證》,無需出具單位人事或保衛部門同意落戶的證明。
評:生育權與公民權是同等的,人,生而平等。孩子是公民最起碼的人生權利,還要政府批準,這是什么?生孩子后,政府應該主動去關心,而不是刁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