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懷孕期間,孕媽媽的營養需求量相比之前增加不少,對鈣的需求更是如此。可以說,每個孕媽媽都需要補鈣。
為什么呢?
自懷孕的第2月起,寶寶的骨骼開始鈣化,這個時候就需要大量的鈣;到了孕晚期,寶寶隨時可能動員準媽媽骨骼中的鈣一同與寶寶生長發育。因此在懷孕過程中,增加鈣的攝入以滿足寶寶快速生長發育的需要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鈣,寶寶可能會發生顱骨軟化、囪門閉合異常、雞胸、肋串珠、О型腿、夜哭、盜汗、佝僂病等一系列不良情況,影響寶寶的健康。
缺鈣對孕媽媽也有很多害處
缺乏鈣就會引起孕媽媽腰酸背痛、抽搐、牙齒松動及骨質疏松,并且增加妊娠期高血壓的風險。對鈣的需求,光靠飲食中鈣是不夠的,還需要補充鈣劑。
了解補鈣的方法與誤區
方法一 補鈣從孕中期開始
我國營養學會建議從懷孕的第16周起開始補鈣,為最佳補鈣時期。
在孕早期,孕媽媽對鈣的需求量與常人類似,一般來說保證日常飲食就可以。到了孕中期,胎兒進入快速生長期,對鈣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補鈣必須提上日程。
方法二 攝入劑量有標準
自第16周起,孕媽媽應每日攝入鈣1000mg,孕晚期增加至1500mg最為合適。
方法三 補鈣應從食物開始,鈣劑也不可少
食物補鈣和口服鈣劑,一個也不可少。準媽媽們在補鈣的時候,盡量增加飲食中鈣的攝入,而不是依靠僅僅鈣片。
進食鈣質含量豐富的食物。例如牛奶及奶制品、豆腐、蝦皮、堅果等等,同時多曬太陽,增加身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促進鈣的吸收。
口服補鈣。孕婦膳食調查顯示,孕媽媽人均膳食每日鈣攝入量僅為479mg左右。因此懷孕第4個月起最好每天補鈣600mg,懷孕第6個月起最好每天補鈣1200mg,并持續到寶寶不喝母乳。
方法四 少量多次,餐前夜間很適宜
鈣質的吸收隨攝入量增加而增加,但達到一定峰值后,吸收量不再增加,因此在補鈣時應少量多次,每次攝入量控制在500mg 以內。
進餐時或睡前服用鈣片,吸收率是最高的,但是應避免與草酸、鞣酸含量高的蔬菜一起進食用,比如芹菜、菠菜、韭菜等等。
方法五 選擇含維生素D的鈣片很重要
人體對鈣的吸收倚賴于維生素D,維生素D的缺乏可使鈣吸收率大幅下降。適量維生素D的存在還有利于預防小兒佝僂病。因此,孕婦補鈣,最好選擇含有維生素D的鈣制劑。
不過,這也因人而異,經常曬太陽的準媽媽就不用另外的補充,過量的維生素D在體內蓄積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誤區一 補鈣越多越好
錯!過多的鈣質會沉積在胎盤血管,引起胎盤的老化,羊水減少,影響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營養物質的吸收和供氧。補鈣過量還會容易引起寶寶的顱骨過硬,使生產的時間延長。
誤區二 鈣片越貴越好
不對。鈣片也不是越貴越好,精制的碳酸鈣吸收率最高,同時應避免鉛的污染。
孕媽媽們,關于科學補鈣這件事,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