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謐
西江月·端午思楚
勿怨屈原慟楚,莫嘆宋玉悲荊。子胥何必怒鞭凌,關帝痛丟都郢。
項羽烏江羞渡,秦軍弒虜屠城。一鳴難使后人驚,淚見龍舟相競。
唐曉瑜
西江月·端午感懷
歌悼臨時常有,神交素日從無。先生不惱我多余,容我掏心幾句。
世事陰陽自古,輪回混沌如初。詩人愛國入窮途,哀嘆投江一路。
黃玉峰
采桑子·觀龍舟賽懷屈原
龍舟競渡靈均別,嘆汨羅江。征鼓鏗鏘,棹影飛波萬淚殤。
持心秉節參天地,蓋世無雙。屈子遺章,筆底煙花千古芳。
蘇以翔
鷓鴣天·重午思賢
自古先賢大道行,勵精圖治固邦寧。每硏楚史崇賢哲,今迓端陽思屈平。
臨國破,豈偷生。上疏御敵卻遭凌。含冤身葬湘江水,一部離騷醒世清。
鄧朋波
河傳·思屈原
解粽,幽夢,汨羅江。枯槁行吟斷腸。丹心濁世寄何方?水涼,棲身魚吻傷!
千載煙濤悲舊楚,魂歸處,哀悼又端午。奮龍舟,搏激流。神州,不蒙君子羞!
湯厚寬
臨江仙·過端午(賀鑄體)
菖蒲艾蒿沿街列,今天挑選驅邪。千年古俗繼無涯。祖先好道統,彌久綻新花。
棕葉飄香添喜色,友人相聚閑茶。座中把盞響琵琶。古今多少事,快意話桑麻。
黃宜清
浪淘沙令·懷念屈原
簾外夏風涼,綠葉搖窗。新鮮粽子散清香,捧讀離騷追往昔,指斥懷王!
疑似馬奔狂,義憤盈腔。忠言拒諫國淪亡,屈子投江留浩氣。世代思殤。
李翠林
調笑令·端午賽龍舟
端午,端午,江上龍舟花鼓。眾人劃獎奪標,恐后爭先趕超。超趕,超趕,吶喊歡騰水岸。
晨愛民
桃源憶故人·端午感懷
庭堂蒲艾端陽祭。競渡龍舟聲沸。角黍投時傷涕。盡慰忠魂淚。
窮身不改香蘭佩。潦倒憂民心碎。屈子離騷驚世,千古流芳貴。
馬蓉
浪淘沙令·端午憶屈原
五月麥飄香,又到端陽,龍舟飛度號聲揚。艾葉懸門驅鬼魅,糯粽拋江。
能不憶瀟湘?思念忠良!英雄魂斷汨羅江。留取丹心情未盡,千古流芳。
王少華
浣溪沙·端午競渡
江渚龍頭躍躍搖,一聲令下箭般飚。咚咚鼓急健兒驕。
獵獵彩旗風里舞,騰騰雪浪日邊拋。龍孫龍子盡英豪。
馮五洲
卜算子·緬懷屈原
粽子艾草香,時令逢端午。哀郢難言靈均恨,報國將身許。
緬懷楚大夫,五月龍舟渡。汨水沅湘尋遺蹤,太息民生苦。
長相思·端午節
蒲葉香,艾葉香,懷念先賢淚浸裳,忠臣萬古芳,
汨江長,湘江長,五月龍舟爭渡忙,凜然投國殤。
李昌林
清平樂·詠懷屈子
魂歸何處?望極瀟湘路。家國情懷詩里訴,獨領風騷長駐。
汨水放逐輕舟,芳華世代傳流。今日河清海晏,功名光耀千秋。
王國珍
喝火令·端午懷舊
雨過晴空現,風微木橫香。一湖山色擁斜陽。三倆螞螂撩水,濺起舊時光。
為赴龍舟約,微施粉黛妝。喜邀飛舸和詞章。不覺人稀,不覺別愁長。不覺又逢端午,望遠暗神傷。
金榮
西江月·端午節詠
載載屈原悼念,年年端午駒留。旗搖鼓擊放仙舟,又是風馳雨驟。
天問皆呈遐想,離騷盡顯風流,詩人興會緒飄悠,詠唱小康殷厚。
楊祖新
水龍吟·庚子端午懷念屈原
艾蒿香氣年年至,歲月悠悠不老。驚濤拍起,龍舟掀浪,水龍破曉。屈子聞聲,冤魂縈繞,昂天長笑。溯歷史長河,源頭噴涌,念前輩、君行早。
美政主張可靠。嘆無人、行歸正道。賢能舉薦,修明法度,本為瑰寶。浪漫詩文,領頭開創,嶄新風貌。念名揚世界,風騷深遠,美人香草。
楊軍
沁園春·詠屈子
端午追賢,競渡龍舟,風嘯浪狂。覽離騷雄麗,心懷故國;招魂完美,情系朝堂。天問奇思,九歌幽緒,傳世名篇錦玉鑲。爍今古、創嶄新騷體,寰宇飄香。
靈均文采飛揚。開浪漫先河逸韻長。恨昏君無道,偏聽宵小;奸臣有意,讒害中良。放逐離都,憤投汨水,一代英豪無奈喪。稟詩祖、喜中華崛起,睥睨東方。
李遠昌
金縷曲·屈原祭
汨水滔滔咽。祭靈均,孤高風骨,江風凄烈。宏志難酬遺多恨,天道臣心難接。獨清醒,懷沙碧血。風雨郢都心長痛,覆饞言,有淚空悲切。千古恨,冤難雪。
楚風楚韻長空裂。探索夢,長懷濟世,問天何絕?堪慰華章歌難盡,端午念懷志節。耀日月,誓言如鐵。一曲離騷傳千載,悼忠良,耿耿魂難滅。驚世醒,吟高潔。
鶯啼序·詩人節抒懷
巍巍祖山萬古,望昆侖玉聳。伏羲唱、九曲黃河,華夏飛舞龍鳳。炎黃和、千江入海,黎民百姓歌潮涌。喜每逢端午,蕙風香蓮齊誦。
三百詩經,語實情切,興觀群怨諷,一言蔽,其思無邪,敢批幽王真勇。屈靈均,哀民嘆息,掩悲涕,獨難從眾。赴汨羅,抱石懷沙,泰山何重?
東臨碣石,曹操賦詩,三分業未統。陶靖節,掛印而去,采菊東籬,世外桃園,種豆荒垅。才高李杜,憂民憂國,一仙一圣千秋贊,冠全唐、雙子眾星捧。胸懷博大,位顯蘇陸奇才,南北兩宋爭頌。
江山萬里,代代無窮,有雅人簇擁。放眼看、抬頭提踵。滿目青山,遍地英雄,馳騁飛縱。文壇怪象,依愚歌上,朝中屢失新機遇,應擔當、后輩輕災痛。一夏來雖覺微寒,梔子花開,遠方詩夢。
總編:黃莽 主編:王步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