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手拉朱泥壺歷史悠久,積淀深厚,演化有緒。紫砂的品種很多,朱泥是其中較好的一種,最適泡茶,自古以來是紫砂壺中的上品。
歷史悠久的手拉朱泥壺
宋朝以后,潮州成為陶瓷生產中心,手拉朱泥壺是潮州陶瓷的奇葩。康雍時代,時局漸趨安定,士大夫之間品茗玩物之風甚熾,對茶器很是講究。清代中期,潮州朱泥壺便獨具一格,廣泛生產和應用,并代代相傳延續至今。
復雜的手工藝品,一把好壺來之不易
用“秀雅玉女”來形容潮州手拉朱泥壺最貼切,它壺體小,大都纖秀輕巧,壺身嬌嫩薄細,由于吸收了潮州民間藝術的精華,富有自家風格。
▲制作中的朱泥壺
潮州楓溪是手拉坯朱泥壺的發祥地,制作一直是祖傳作坊,繁復的制作工序,全靠熟練的手工完成,經過拉、修、批、上水、上槳、燒等近六十道工序,燒制的成品造型精美,線條簡練,色澤豐潤,光滑度高,這是技藝美與形態美的融合。
朱泥壺傳承人謝華
潮州朱泥壺的傳承,不能不提一個人,那就是潮州另一老字號“俊合號”傳人、榮獲“第三屆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薪傳獎”的謝華。
▲潮州手拉朱泥壺老字號“俊合號”傳人謝華
圍著大木樁做成的茶幾入座,滾燙的茶湯從朱泥壺里涌出,一陣茗香沁人心脾,泡茶的就是謝華大師。
“潮州人嗜茶,茶葉消費量在全國可說是首屈一指,品茶離不開一把好壺,這是好茶之人追求的雅事,此風如春雨潤物,催化了潮州手拉壺的發展。”謝華言語間流露著自豪。
大師謝華有自己的工作室,不少學徒前來學習。這幾年,他在韓山師范學院等幾所學校開設朱泥壺專業班,成功培養了約一百個學生。
▲左一謝華大師的學生——來自美國得克薩斯州的女子瑪麗
潮州朱泥壺在泥料、技藝、燒制溫度、器型上已做了很多改革、創新。期望這項“絕活”在傳統基礎上博采眾長,百尺竿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