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課,評什么與怎么評
聽課、評課是學校校本教研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研活動,開展有效的聽課評課活動是提升教師教研水平,促進自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為此,日前市里專門舉行了一次教師的聽課評課比賽。聽了二十多位參賽選手的評課,就如何評好課想談兩點個人想法。
一、評課究竟評什么?
聽二十多位老師的評課,有一個基本的感覺,就是一些參賽選手對評課究竟應該評什么和怎么評似乎心中并沒有數。一些選手,要么是盡講一些空話、套話,要么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要么是就事論事,只見其表不知其里,更有甚者,干脆是誤把別人的不足當優點等等。雖然說對于一堂課,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視角去看,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要對一堂課做出恰當合宜的評價,一個基本的譜系應該還是確定的。
評課究竟評什么?筆者以為,要準確評價好一節課,至少有以下四個維度。第一教師的維度,第二學生的維度,第三是教材處理、教學設計的維度,第四是課堂教學效果的維度。
從教師的維度看,教師自身的學科專業素養是否厚實,教學的基本功是否扎實,教師的教學理念是否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能否獨立處理教材、設計教案,課堂教學中能否體現自身的教學個性與風格,教師是否具有較強的駕馭課堂,處理預設與生成關系的能力。一句話:教師對“教什么”和“怎么教”是否了然于胸。
從學生的維度看,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主體地位有沒有得到真正的確立,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興趣、熱情有沒有得到激發,學生的思維有沒有得到調動,學生的語言、思想、情感、審美等素養有沒有得到應有的提升。課堂所組織的每一次學習活動是否都是圍繞明確的學習目標進行的,學生通過活動是否獲得了新的感悟體驗或新的收獲。
從教材與教學設計角度看,教師對教材文本的解讀是否準確深刻,教學起點的選擇是否準確合宜,教學流程是否簡約,重點突出。
從教學效果來看,既要注重顯性的知識、技能的訓練和掌握,又要關注隱形的能力、素養的形成,從新課標的“三維目標”考查,是否關注到了學生思想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
二、怎樣才能評好課?
1.評好課的前提是要聽好課。
要對一節課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價,首先必須認真聽好課。聽好一節課也就像是閱讀一篇文章,必須由整體到局部,也就是說聽好一節課,我們首先要有大局觀,要能夠對所聽的這節課所體現的教學理念,課堂教學目標的預設與達成,教學重點的把握,難點的突破,教學方法手段的運用以及教學流程的安排等大的方面要有一個宏觀的把握。如果缺乏了這樣的大局觀,我們的評課很有可能陷于零碎、散亂,對一節課的評價很有可能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或“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其次,聽好一節課要關注細節,課堂的精彩,教師教學藝術往往都體現在課堂教學細節的處理上。一堂真正精彩的課表現在細節的處理上都比較精致,關注課堂的細節,才能充分感受到課堂的精彩或不足,在評議時,也才能夠做到有理有據。第三,在聽課中要能夠注意隨時記下自己的心得體會,一節課的精彩與不足往往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我們在聽課過程中也往往隨時有自己的獨特感悟,隨筆記下這些實際上也就是為對課堂評議積累了第一手的資料。聽課不僅要善聽,還要善記。“好記性不如濫筆頭”,對于聽課評課尤其有道理。
2.評課者一定的理論儲備是評好課的基礎。
首先,對別人的課堂進行評價,其實也就是要表明自己的認識和觀點。而要能夠讓自己的觀點站得住腳,能夠說服別人,關鍵是你自己的觀點必須要有足夠的理論與事實做支撐。沒有理論支撐的觀點,肯定是難以讓人信服的。其次,對別人的課堂進行評價,既要從事實出發,但又不能就事說事,我們必須要透過現象,看到現象背后的本質,只有找到現象背后本質與規律性的東西,我們的課堂觀察才是有深度,有內涵的,我們的評課才能夠見人所未見,發人之未發。當然如果真正要達到上面兩點,關鍵是評課者自身必須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胸中要有一定的理論儲備。
3.選擇恰當表達方式是取得效果的關鍵。
對別人的課做出恰當有效的評價,要能夠讓執教者樂意接受你的意見和建議,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非常重要,只有方式得當,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怎樣選擇,首先是要根據評價的對象進行選擇,如果執教的是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年青教師,盡管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我們仍然要堅持以鼓勵為主,要努力挖掘其優點,指導幫助他如何克服不足,用發展的眼光促進青年教師的發展;如果執教者本身就是一位成熟的教學骨干,我們應該實事求是地指出不足,并采取商討的辦法,努力與其達成思想上的共識;如果執教的是名師大家,我們在采取欣賞態度的同時,應該保持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如有不同看法,同樣應該抱著學術研討求真務實的態度虛心請教,促進提高。總之,評課我們必須有正確的態度,對名師大家要做到不虛美,對年青后進要做到不貶抑。其次是評價角度和切入點的選擇,評價一節課就像是做一篇文章,最好能夠抓住關鍵點,進行深入細致的評析,把自己的思考、想法講清講透,切忌面面俱到,面面不到,浮光掠影,不能觸及本質,對聽課者、執教者不能產生震動,無法形成共鳴,更無法促進提高。第三表達的條理性與邏輯性,要能夠讓自己的觀點容易被別人接受,評課者在表達上應該突出條理性和邏輯性,那種不講條理的漫談式評課,容易讓人產生評價者思維不清晰、思考不成熟的感覺,無疑會直接影響評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