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作家馬曠源的《我的書》寄來兩年了,剛收到時大約翻了一下,沒有細讀,這幾天,稍有閑暇才拿出來仔細拜讀。這本書是小32開口袋本,特別適合隨身攜帶。《我的書》是以他的齋號怒瀾軒之名印行的自印本,曠源兄在扉頁前題曰:“阿瀅兄一笑,算是我在文字方面的一個小節,曠源2018年11月2日”。
《我的書》主要介紹了他寫的書、主編的書的書名、體裁、出版社、出版日期、收錄內容等,一般來說,這種書都是屬于資料性的書,都是資料的堆砌。但這本書還記錄了他在寫作或出版過程中的一些經歷,基本每本書都有一個故事,特別有趣。用他的話說:“按出版順序,逐本寫一點書里書外的虛事、實事、飄渺事,存我足跡。”
曠源兄每有新書出版都要寄我一冊,他的書,秋緣齋大多有藏。
1
他的第一本書《新文學味羹錄》,是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出版。書中收錄的《魯迅與云南作家》一文,曾獲得了云南省首屆文藝理論、評論獎,當時評出的11篇獲獎,作品按得票數,他據第六,第五名是省委宣傳部部長。頒獎時,所有的頒獎者競相去與部長握手,表示祝賀,馬曠源感到倍受冷落,自己悄悄地下臺走了。這本書的出版也是一波三折,本來他與比較熟悉的一位同鄉商量,想讓他以便宜點的價格,轉讓一個香港書號,自費出版,但是老鄉沒有答應,只好作罷。后來云南教育出版社答應給出,但也是有償出版,馬曠源就邀請幾個兄弟一塊兒吃飯,向大家借錢,眾人皆不做聲,只有一個說可以借1000塊錢,但后來也沒了下文,他只好向承包有十幾座山頭的父親張口,父親給他寄來了5000元,他又加上自己的積蓄,交給出版社。書出版后,沒有稿費,只給了200本書。楚雄州文聯買去了100本,但是沒有下發,堆在地下室,讓塵侵水泡,多少年以后,已成廢品。
2
《蕪園書話》是一本書話集,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關于這本書,還有一個文墨官司,陜西作家高信針對書中的兩篇文章寫了兩篇批評文章,“對這本小書大加撻伐”(馬曠源語),這兩篇在雜志上發表時,馬曠源沒有看到,后來高信把這兩篇文章收入他的文集《長安書聲》,馬曠源看到后寫了一篇《無奈的辯白——讀高信(長安書聲)有感》進行回擊:“兩篇檄文,之前不知,也未見。看來高信先生‘投機倒把,借梯上房’之后,原本是不想讓我這個‘被批判者’知道的。關山阻隔,我又如何去打聽?查日期,(給我)寫信的時間是2004年5月5日,寫批判文章的時間是2004年5月18日、5月20日。何其口不應心,人格錯位至此!原來是‘引蛇出洞’,根本就不想為我找什么套書,更無善意與人情可言。一句‘內有兩文,涉及先生大作’,舉重若輕,當真把‘一位書話作者’的我,視若無物。高信先生也是自稱‘研究魯迅’的專家的啊,能否學一點魯迅先生的光明磊落?又能否學一點云南人柯仲平的‘明媚’與‘坦蕩’?”
如果不是看到這本書,還真不知道他倆的這場筆墨官司,馬曠源和高信都是我的朋友,我曾以《一粒響當當的銅豌豆》為題寫過馬曠源,曠源兄是一位心胸坦蕩、眼中不容半點沙子的漢子。姑且不論孰是孰非,如果他們二人坐在一塊平心靜氣地交流一番,肯定會一笑泯恩仇的。可惜高信先生已駕鶴西去,只能留下些許遺憾了!
阿瀅與馬曠源
3
《悠閑鼓吹》,書話集,華夏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此前他也出過幾本書話集,皆以書話為書名,比如《松風書話》《云水書話》《天南書話》等,馬曠源認為“書話無形,是一種最自由的文體。”“偏偏有人為書話設卡,規定必須一二三四……我只好改轍更張,啟用他名。”
曠源兄文人性格,不會趨炎附勢、矯揉造作,遇到問題就直抒胸臆,在有些人眼里,馬曠源桀驁不馴、不合時宜。但曠源兄依舊我行我素,從不在意任何人的臉色,屬于官場中的另類。這種個性總會有意無意地得罪了很多人,于是有人開始找他的麻煩。曠源兄雖官至副廳,但無人權、財權,與貪腐無緣,于是便找紀檢部門反應他有作風問題。
馬曠源說:“都說我在處必有美女做伴,吃飯需有美女應侍。有笑談,也有‘正式反映’,且引得紀檢部門找我談話。話談完,無恙。這次結集,偏偏找出一堆美女與我,我與美女的合影照來,以證事實,壯聲色。”
于是這部書里插圖全是他與美女的合影,說他有作風問題,他卻偏偏把與美女的合影放在書里,此舉讓人拍案叫絕,這是對那些小人最絕妙的回擊。
該書附錄了11篇評論文章,其中有我寫的《感覺馬曠源》一文。
2011年馬曠源在秋緣齋
4
《地火民魂》,副題為“騰沖人的抗戰”,長篇小說。馬曠源寫道:“此書出版,一波三折。先是按傳統申報手續報告楚雄州政協主要負責人。經政協黨組兩次討論,正式行文,交由楚雄州文聯負責出版。一個小兄弟插手,交給了陜西某出版社。及至到期,出版社說是不出抗戰小說。撤回。交云南人民出版社。又說要上送省與中央有關部門審讀。時間遙遙無期。再撤回,按最初方案由《金沙江文藝》連載。不料,僅出一期,又要送審。只好將原稿索回,自己出資,交山東某出版社出版(至今未出)。”
這本書曠源兄交給我的山東瑯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策劃出版,我把該書編入瑯嬛文庫第11輯,交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出版選題通過后,國家新聞出版署的書號也很快批了下來,并在網上公布,但合作出版社內部出了問題,一直拖了近兩年時間。對于作者來說,只要交了稿就急于見到樣書,等了這么久無法出版,弄得大家心猿意馬,怨聲載道,只有曠源兄一直沒有催問過此事,但我卻感到內疚,后來終于付梓,也了卻了我和各位作者的一大心愿。
5
《我的書》印刷時間是2018年,當時統計了他創作的56部書,還有他合著、主編、編輯、自助出版的書若干。近兩年,他又出版多部著作,他的著作已超過60部,正可謂著作等身矣。
曠源兄的人生是精彩的,無論哪一方面的成就都是成功的。論教職,曾任楚雄學院副教授、學報常委副主編、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桃李滿天下;論文職,曾任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云南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論官職,為副廳級干部,任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協副主席15年。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2021年1月14日于秋緣齋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張煒先生題寫“瑯嬛文庫”
《散文十二家》第4輯征稿
為了給各位作家提供一個對外交流的平臺,瑯嬛書院與出版社合作編輯出版《散文十二家》,每輯收錄
為了給各位作家提供一個對外交流的平臺,瑯嬛書院與出版社合作編輯出版《散文十二家》,每輯收錄12位作家的作品,每人8—10篇散文,總字數控制在1.5萬字以內,配作者照片及百字左右的作者簡介。由出版社用單書號正式出版。具體入編事宜,請電話或微信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