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前的法國巴黎,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館里讓“火車進站”震驚世界,120年后的東方大地,電影的列車也在高速運轉。電影的繁榮離不開電影產業的推動,在過去的一年里電影市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電影品質極大提高,隨之而來的便是440億的新票房紀錄!下面就讓我們回顧2015年電影產業,看看這些影片在市場上精彩的表現。
2015全國電影市場大盤數據
2015全年中國內陸院線總票房達440億,放映5438萬場次,觀影人次12.60億,刷新多項票房紀錄。在這440億的票房中,國產片約為271億,比進口片多了102億。全年各季度票房除了第二季度引進片占據較大票房份額外,其他各季度國產片均超過三分之二的票房份額。
今年單日票房紀錄最終被暑期檔影片《捉妖記》定格在單日4.25億,刷新了在春節檔《天降雄師》和清明檔《速度以激情7》創造的單日票房紀錄。
每月票房收入詳情及當月冠軍影片
在月票房表現上,上半年國產片只有《澳門風云2》在春節檔期奪魁,其他月份票房冠軍的寶座均被引進片占據。
下半年國產片發力,從暑期檔的《捉妖記》到國慶檔的《港囧》《夏洛特煩惱》,國產片進入了一個票房高速增長期,外片只有《007:幽靈黨》在十一月突圍奪得當月票房冠軍,其他月份國產片保持強勢,均拔得當月票房榜頭籌。
2015年上映影片數量
今年全國院線上映影片358部,國產片278部,引進片80部。過億影片82部,過10億影片8部,至此過億影片已不再是衡量一部影片票房表現的標準,超過5億的影片才是引起廣泛關注的票房標準,而想要引起廣發的話題性,恐怕得從10億起才稱得上。
從國產片和引進片的全年分布上看,每個月均有超過13部國產影片上映,至少4部引進片上映。在影片數量上引進片雖然不占據優勢,但以不到國產片三分之一的上映片數得到了全年近半數票房總額的近40%,可見外國大片仍然是觀眾進入影院后的首選,國產影片在整體質量上有著較大的提升但依然還有上升空間。
銀幕數激增助力票房
2015年國內院線依然延續了前幾年爆炸式增長的強勁勢頭,在一二線城市院線建設已經較為飽和的情況下,三四線城市銀幕數的增長帶動總銀幕數的激增。
過去的一年里,幾乎平均每一小時就會增加一塊新的銀幕,總銀幕數較去年增加8027塊。銀幕總數量的增長已成為推動中國電影票房增長的的關鍵因素,中國內陸院線有望在三到五年內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
全國各省份票房表現強勁
坐擁兩大票倉廣州、深圳的廣東省,在2015年再次蟬聯全國票房冠軍,總票房達到創紀錄的62.42億,全國票房過10億的省份更是達到16個。除了經濟較發達的東部地區外,中西部省份河南、河北、陜西三省份全年票房也超過十億。西南地區兩大票倉四川省和重慶市也保持增長勢頭。
三四線城市銀幕數激增,也帶動了當地的票房增長,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全年票房總計超過155億,超過一線城市貢獻的票房比重。隨著院線擴張越來越深化,縣級市院線的建設日趨完善,在未來一年里,三四線城市票房比重很可能會進一步增長,超越二線城市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影消費市場。
2015院線影片TOP榜
總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里,國產電影占據七席,而外片僅僅取得三席。國產電影經過近幾年的蟄伏和打磨,類型片開發日趨完善,影片水準一再提升,質量的保證自然也贏得了票房的高回報和觀眾的熱烈反響,在票房表現上同外片已形成分庭抗禮的局勢。
上映首日影片票房表現
經過3月票房“冷淡期”后,4月上映的大片《速度與激情7》為電影市場注入了一陣強心劑。系列作品的高口碑和保羅·沃克的逝世讓這部動作大片獲得觀眾的青睞,上映首日票房達到3.46億,奪得全年單日票房冠軍。
借著該系列作品積累的良好口碑和國慶檔期的東風,國產話題電影《港囧》成為全年單日票房亞軍。
各大院線年度票房表現
2015年萬達依然是國內院線的龍頭老大,全年超過50億的院線也僅此一家,市場份額超過13.75%。中影星美、廣大大地、上海聯合、中影南方位列2到5位。相比之下,全國仍有11家院線總票房份額未過億。
影院票房TOP10
全國票房前十的影院均在北上廣深四大票倉,其中北京多達5家,占據半壁江山,廣東省四家影院入圍,上海僅一家影院擠進前十,北京耀萊成龍再次衛冕影院票房冠軍。廣東、江蘇和浙江是全國影院數量最多的三個省份,占到全國總影院數的25%,而北京、上海影院增幅位列全國倒數,可見一線城市院線鋪設已經趨于飽和狀態。
![]() ![]() 哪些影片類型更受歡迎? 隨著電影產業的發展,電影市場的日趨成熟,國產電影也用更加豐富的類型來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層次、不同喜歡的觀眾。相比好萊塢幾十年的類型沉淀,國產類型片的整體水平還稍顯稚嫩,但依然不乏很多影片帶給我們驚喜。 面對全年齡層的喜劇電影自然最受歡迎,全年累計票房超過120億,其中《捉妖記》成為全國票房單片冠軍。更被男性觀眾青睞的動作類型電影也獲得較高的收益,《速度與激情7》《碟中諜5》《007:幽靈黨》三部動作片均是各自檔期的票房冠軍。動畫電影在春節檔及暑期檔搶灘登陸,影片質量層次不齊,票房表現也差異較大,《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哆啦A夢:伴我同行》《超能陸戰隊》三部不同國家的高質量動畫電影也成為票房大戶。 此外,僅僅上映8部的科幻片卻取得了52.69億的票房,大制作的科幻電影營造的視覺奇觀更被觀眾熱捧。 ![]() 各大票倉城市觀眾的電影選擇 好萊塢大片依然是各地觀眾的首選,《速度與激情7》在絕大部分城市成為當地最賣座電影;影片的地域背景對票房表現影響顯著,《夏洛特煩惱》在“開心麻花”大本營北京更受歡迎,在廣州則只排到票房第九位,而《煎餅俠》在上海甚至未能擠進前十。值得注意的是《狼圖騰》格外收到北京和呼和浩特觀眾的熱捧,高居年度票房前十,而在其他地區該片都排在十名開外。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票房連續第三年力壓廣州,成為廣東省第一,全國第三的票房城市。 春節賀歲大片《澳門風云2》 、國慶檔大片《港囧》由于其地域特色的優勢,在廣州、深圳 、珠海、廈門等閩粵地區均打入票房前五前十的行列,《澳門風云2》更是登上了深圳票房排名第三的位置。《港囧》在上海、南京、杭州、福州等南方城市的票房排行都處于四五名的位置,而且在長沙和武漢均獲得票房排名第三的好成績。 ![]() 各大檔期票房表現 傳統的元旦—賀歲檔期是國產大片兩大陣地之一,主打群星喜劇的《澳門風云2》成為最大的票房贏家。場面氣勢恢宏的《天將雄師》也收益頗豐,位列賀歲檔票房亞軍。這兩部影片的主打明星分別是觀眾認知度極高的周潤發和成龍,結合影片熱鬧輕松的風格,與春節氣氛契合,票房大賣情理之中。 暑期檔增幅較去年超過30%,創造國產票房神話的《捉妖記》、熱門IP改編的《煎餅俠》、引發“自來水”的話題之作《西游記之大圣歸來》聯手撐起最強暑期檔,多項票房紀錄被打破。 國慶檔期比去年同比增長66.64%,呈大幅度增長趨勢,主打喜劇類型的《夏洛特煩惱》和《港囧》扛起國慶檔票房半壁江山,前者更成為今年院線的最大票房黑馬。 2015年影院繼續爆炸式增長,票房也隨之節節攀高,各個檔期更加成熟和固定,發行方更加依照檔期規律為影片進行定位,觀眾的消費習慣也在逐步養成。喜劇類型在熱門檔期最為賣座,擁有群眾基礎的IP改編作品均勻分布在各個檔期,這些影片均能引發觀影熱潮。在沒有熱門檔期的真空期,市場也呈現出非常明顯的低迷。此外,除了“七夕檔”票房與去年基本持平外,各個小長假如“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等小檔期票房也有較大幅度增長。 ![]() 票房黑馬勢不可擋 “開心麻花”首次大銀幕試水便宣告大捷,其團隊主創的《夏洛特煩惱》在國慶檔殺出一條血路,成為年度票房最大黑馬。除了多年經營話劇品牌的影響力外,麻花團隊從2012年開始連續4年登陸央視春晚小品類節目,成為近年春晚語言類節目的最大亮點,而連續3年的“郝建”系列小品搭檔沈騰、馬麗正是本片的兩位主演。影片題材迎合當下消費主力軍80、90后的懷舊情愫,同檔期喜劇《港囧》口碑下滑,這都促成了年度票房黑馬的出現。 《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的巨大成功說明國內觀眾對于原創國產動畫的巨大需求,眾多“自來水”觀眾發動個人網絡平臺多重推廣,成為暑期最熱話題性電影。該片團隊前后歷時8年,單幀畫面最長需12小時精致渲染,制作誠意可以一般,影片的品質才是取得市場成功的不二法寶。 《煎餅俠》依靠熱門網絡劇IP,市場成功本在預期之內,但引發觀影狂潮,票房超過11億恐怕也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檔期的選擇、打出情懷牌、接地氣低姿態的喜劇風格,都促使《煎餅俠》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