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魯迅,大伙都不陌生。他的作品,貫穿了我們很多人的讀書時代。從小學讀“早”,到后來學百草園,社戲,再到后來的狂人日記,阿Q正傳等等,我們的思想也從兒時的樂趣,再到批判斗士,到后來則是對整個社會和人類的很多思考。
就像這位中國傳記文學的革新者劉小川先生筆下的這本《魯迅傳:于無聲處聽驚雷》,亦是作者在讀魯迅,解魯迅之后,把魯迅從神壇拉到我們身邊,解讀其中的思想偉力與文學的魅力。
這本書結合著魯迅先生的生平,加之作者對這個時代的思考,通過一個又一個的人物故事,向我們解讀了魯迅先生偉大的開始,養成以及自我成長。
合上這本書,帶著魯迅先生波瀾壯闊的一生,或許我們內心深處總有一處是寧靜的,因為我們明白了思考的意義所在。
01 童年,是一個人思考能力的養成之地
為什么說思考很重要呢?思考,可以把我們腦子里的諸多想法進行辨析,可以激勵我們主動尋找答案,可以幫助我們厘清事物之間的邏輯條理。這就好比,牛頓發現了“重力”是因為他被成熟的蘋果砸到了一般。
而一個人的思考力是從哪里來的呢?只是靠著讀書就可以嗎?
在今天,我們看到,科技的進步,人類的生活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我們卻發現,這個時代并沒有隨著物質條件的提升出現了很多的思想家。
相反,在民國時期,雖然社會并不是十分穩定,然而卻誕生了很多的大學者。魯迅,便是其中一個。深究其原因,我們這個時代缺乏了這樣的土壤。
看看今天的爸爸媽媽的養娃模式,抱著怕焐著,放下怕摔著。在孩子還沒嘗試之前就著急地跟他說,不可以不可以。
挖泥巴的歲數里,爸爸媽媽覺得太臟了所以就不讓去了;
踩單車的年歲里,爸爸媽媽覺得會摔著就不讓學了;
想著靠自己的能力做點什么,爸爸媽媽說你好好讀書就行了。
漸漸地,孩子不想動了,啥都不想做了。每天回家就躺著,看電視,看手機,再然后就更懶了。懶得動,懶得勞動,懶得思考,也不想思考。一思考就覺得腦殼疼。
魯迅先生的童年并不是這樣子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們看到魯迅先生的童年是敢于去嘗試的,嘗試著各種可能,身體力行,因為好奇,所以拼命找答案,因為找到了答案,所以激發他繼續探索。我想,這就是思考力培養的土壤。
這樣的時間段,只能是在童年。
02 思考,讓你找到這個世界的樂趣
或許有家長會說,等他到學校去了,他自然會去學的。事實真的是如此嗎?相信很多家長都不敢打包票。
因為童年的時候,爸爸媽媽們忽視了對孩子思考力的培養,所以長大后,當我們看到一個個目光呆滯,五體不勤的孩子時,很多人總是無法理解,為什么孩子長著長著就長成這樣子了。
然后家長們開始想辦法讓孩子出門去,不要整天待在家里。不管怎么說,孩子就是不喜歡。特別是炎熱的夏天,很多孩子會說:“待在空調房里不香嗎?為什么要出去曬太陽呢?”
此時的孩子,已經失去了探索外面未知世界的興趣了。在他們看來,能不動就不要動,多累人啊。
春雨,夏蟲,秋收,冬雪,這些被各個時代的文人墨客寫進作品的自然就這樣在他們這一代人這里不吃香了。因為不吃香,所以你便看不到他們的美。因為看不到他們的美,所以在孩子的美育意識的養成上就喪失了先機。
這個世界不缺美,缺的就是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而這些,恰恰是課堂上學不來的。我們沒法對著一張照片對著孩子們說:“這叫飛流直下三千尺”,展現的就是瀑布的美。大自然的很多景觀,我們面對面看的時候,才能體驗到什么叫做震撼。
我們來看魯迅先生,因為他會思考,父親因為庸醫的原因去世了,所以他才立志學醫。可當他看到國人麻木的心靈時,他覺得醫學救不了人心,所以才棄醫從文。
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在他的時代里,找到他生活的價值和意義,才不會被現實打倒。
03 自我思考,讓你我不至于隨波逐流
喜歡思考的人,其實我們發現,他們很難被別的東西影響到。他們對整個世界,整個社會,整個人類都有自己的見解和認知,所以他們不會隨便聽從別人的只言片語,他們也習慣于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
這一點,他們是獨立的,同時也是孤獨的。
不管在那個時代,其實都需要敢于孤獨的人。熱鬧,帶來人氣,同時也帶來嘈雜,然后讓人容易迷失。
特別是把思考轉向對自我的內在思考時,這樣才能明白自己心中真正的所需。
當魯迅聽從自己的內心,打算棄醫從文時,相信很多人都無法理解他的選擇,只有他的老師藤野先生什么都不說,送給他一張寫了“惜別”的照片。
曾經,日本人對中國百般侵略,造成了很多的歷史慘案。這些在魯迅先生的那個時代,他甚至是親身經歷的,然而他卻依舊保持著對藤野先生的尊敬,他知道什么是對事不對人。
這在今天,在我們身邊,我們很多人卻依舊做不到這一點,反而是相反的,對人不對事。可想而知,如果沒有時常地自我思考,哪里能夠心如磐石地堅持自己的選擇。
魯迅先生在近現代本身就是以斗士的身份來到很多人的視野里,甚至于很多人會感慨看不懂他的文字。而我想說的卻是,不管讀不讀得懂,他的文字就是他的思考,正是有了這些思考,才能在那個時代,甚至是當代帶領著一撥又一撥的人覺醒,然后繼續前進。
這大概就是思考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