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作文是給出一段提示語,指明寫作范圍,啟發考生思考,激活考生想象的一種命題形式。
考生可以圍繞共同的話題,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場,聯系自己的經歷來陳述自己的見解、感受。
這類作文不限立意,不限文體,自選角度,所以給了考生更為廣闊的寫作空間。
1.化大為小。
話題一般涉及范圍較廣,內涵較多。乍一看,往往無從下手。此時,可先對話題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解析,在話題前后添加限制語,縮緊話題的范圍,落實話題的意向,然后再擷取其中的一點一面,自主命題寫作。
比如,以“欣賞”為話題來寫作,首先要全方位地對“欣賞”審視一番,然后在拓展、限制的基礎上多擬幾個文題以備選擇,如:
欣賞的力量
學會欣賞自己
我最欣賞的人
小草也值得欣賞
2.巧出新意。
運用修辭、化用成語、借用歌詞、妙用詩句等,都有助于增添文題的魅力。比如,以“微笑”為話題來寫作,可擬:
笑里藏“刀”
蒙娜麗莎的語言
一張美麗的名片
送你一枝含笑花
給點陽光就燦爛
這些標題新穎別致,引人注目。
3.融為一體。
話題作文的擬題,還可恰當地設置副標題、小標題等來配合文題,與話題勾連起來。
比如,以“做人”為話題來寫作,有一位同學以“做人實習記”為題來寫,又輔以三個小標題:
難道就這樣虛偽和懦弱?
難道就這樣粗魯和野蠻?
難道就這樣狹隘和奸詐?
這些小標題由文題衍生而出,又與文題緊密聯系,層層深入地反思了做人之道,無疑深化了話題的內涵。
二、選材
1.把握一個“中心”。
一旦確定文題,就要以此為中心,四面發散,搜索可以入文的具體題材。選用的題材一定要最能突出文題的含蘊。
比如,以“長輩”為話題來寫作,若題為“爺爺的心事”,則可選取關注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題材來寫;若題為“回來吧,外婆”,則可選取家庭中存在的一些不和諧事件……
總之,所選的題材一定要同文題契合,與話題沾邊,讓主題顯現,這樣才能算選材到位。
2.落實一個“基本點”。
這個基本點,也就是話題提示語的具體要求。選材時,一定要立足話題,瞻前顧后,看看“話題”導入語和提示語中的有用信息以及附加要求。
比如“聯系你自己的實際”“寫你熟悉的內容,表達你的真實情感”“寫你的經歷、體驗、感受、看法和信念”等,都規定了選材的具體范圍。選材時,要是忽略了這些限制語,選擇了與“你”無關的內容來寫,就偏離了話題。
三、構思
1.從話題的“另一含義”切入。
許多作文話題都具有多義性,若撇開其本義或常見義,轉而從其引申義或比喻義切入,作文定能出新。
2.從話題的“另一時空”切入。
即避開話題的“現實時空”,啟動聯想、想象,從話題的“過去時空”或“未來時空”構思,只要聯想、想象的人、事、景、物合乎情理,同樣能寫出頗具新意的作文來。
3.從話題的“相反方向”切入。
比如以“擔當”為話題來寫作,可從反面立意,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法行文:現在的社會環境下,溺愛讓我們幾乎喪失了擔當,至今還不敢擔當,因而期盼擔當。這樣的構思布局可謂常中出新,平中見奇。
4.從話題的“社會背景”切入。
在日常的凡人小事、常見情景中,切入重大的主題,把話題置于社會舞臺和時代熔爐,使作文躍動時代脈搏,傳遞時代信息,表現時代精神。
1.首尾回應話題。
自主命題行文,可以開頭入題,也可以結尾點題。
比如,以“新”為話題來寫作,有一位同學以“新語文老師印象”為題來寫,開頭是這樣的:
上初三后,我們換了一位新語文老師,他的到來給我們一種新感覺。
開門見山,直接點明“新老師”“新感覺”,緊緊扣住了文題,點明了話題。
又如,以“從我做起”為話題來寫作,有一位同學以“永遠的康乃馨”為題來寫,結尾是這樣的:
呵護珍貴的親情,從我做起。
僅一句話就從“康乃馨的故事”中提煉出了深刻的主題,升華了文題的含義,同時也照應了話題,可謂畫龍點睛。
2.中間滲透話題。
比如,以“信念與成功”為話題來寫作,有一位同學以“我是一棵酸棗樹”為題來寫,敘述一株酸棗樹苗的經歷,表達了“不能辜負上天的恩賜,我要堅守一種信念,讓自己長成一棵個頭最高、果實最多的酸棗樹”的心聲。文中兩處提到自己的“信念”:
我便開始萌生一個信念:“活下去,我要活下去,這是我唯一的希望。”
我便堅定了一個信念:“活下去,并且要活得精彩!”
既切合作文的話題,又自然地深化了主題,一點也不露斧鑿之痕。
3.借用題記闡釋話題。
比如,以“我就是一道風景”為話題來寫作,有一位同學以“暗地的孩子”為題來寫,開篇運用了題記:
我是暗地的孩子,擺出一副冷漠的神情,漫無目的地走在落葉凋零的校園里,似一道孤獨的風景……
這樣,讓“暗地的孩子”與“孤獨的風景”掛起鉤來,巧妙地解說了文題與話題的關系。
又如,以“心中的太陽”為話題來寫作,有一位同學以“愛無止境”為題來寫,開篇運用了題記:
曾幾何時,媽媽對我說:“我親愛的寶貝,你是我心中永遠的太陽,失去你,我的世界將變得暗淡無光。”曾幾何時,我對媽媽說:“我親愛的媽媽,你是我心中永遠不落的太陽,沒有你,我的天地將會是一片荒蕪。”曾幾何時,我明白了,母女之間那永無止境的愛,就是人世間的太陽。
利用題記多角度地闡釋,一開始就拉近了文題與話題的距離。
示例:
古往今來,文人們為我們留下了無數動人的風景:早鶯新燕的蓬勃生機,安塞腰鼓的恢宏氣勢;肥胖父親的蹣跚背影,福樓拜家的歡聲笑語;鐮刀頭羊的堅定步伐,愚公移山的剛毅執著;桃花源里的怡然自樂,大同社會的誠信和睦……
那么,在現實生活里,你眼中、心中的風景又是怎樣的呢?請以“風景”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擬題目,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思路點撥:“風景”可以實指自然界中的美麗景色、有趣或者感人的場景,也可以虛指某一份情感、心田的某一個角落、某一本書、某種感悟等。
從實指角度,我們可寫自然風景,比如清晨的陽光明媚,萬物為之欣喜;雨后的陽光幻化成彩虹,繽紛多彩。
從虛指角度,“風景”二字給同學們的寫作指定了方向,這處“風景”必須是溫暖的、積極向上的。
思路一:描繪鄉村風景。鄉村田野里的莊稼、野花,給鄉村帶來了生機;鄉村房屋間的貓影、狗吠,給鄉村帶來了喧鬧;鄉村獨特的鄉音,給鄉村帶來了滋養;鄉情、鄉思,成了許多游子寄往夢境的名片……描繪風景的同時,要注意升華主題:鄉村,是靈魂的棲居地,是詩意的所在;鄉村潛藏的寶藏,更是繁華城市無法復制的。
思路二:敘寫愛的風景。生活中處處都有愛的影子,愛,可以是父愛、母愛、師愛、友愛,也可以引申為“大愛”,即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舍己為人等。如,愛是餐桌上媽媽煮的熱粥,愛是風雨中交警的默默堅守,愛是絕境中軍人的一雙手。也可以“劍走偏鋒”,愛是爸爸懲戒的“鐵掌”,愛是媽媽一句無奈的嘆息等。寫作時,要結合所寫的題材,聯系作文要表達的主題,漸次升華,由表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