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這里呈獻給大家的,是我執教的 15 篇初中文言課文的教學實錄,大體上按部編初中語文教材的篇目之序進行排列。與這本書同時出版的還有《余映潮中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實錄及點評》。
我的中小學古詩文公開課的教學,到 2017年 8 月止,三個學段、各種教材版本的課例加在一起,共 58個。如果加上“一課多案”的設計與教學,課例就更多一點兒。
在古詩文的教學實踐中,由于對眾多篇目一一嘗試,在艱苦的探索中不忘思考與提煉,所以,我在教學理念與教學技法上,多少有些感悟。我以為 ,就文言文的教學而言,教師需要重點提升以下方面的 專業能力。
1. 研讀教材的能力,特別是發現與聚合課中教學資源的能力。
2. 處理教材的能力。能突現課文的重點、難點、美點,突現語言學用與技能訓練。
3. 設計活動的能力。能科學地、藝術地設計學生的課堂實踐活動,減少煩瑣的無效細節。
4. 教學示例的能力。在字詞積累、詞句品析、朗讀訓練、語言鑒賞、學法實踐等教學活動中能夠進行示范指導與闡釋。
5. 審美賞析的能力。知曉作品賞析的基本角度與方法,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組織有力度、有深度、有美感的審美品析活動。
我以為,就課堂教學的質量而言,除了在理念上要注意利用課文組織訓練活動,特別關注課堂上的集體訓練活動之外,我們還需要著力提高教學品位,提高教學效率,并對此進行堅持不懈的探索與實踐。
以下八個字是努力的基本方向。
1.實。內容實在,講求落實。這是任何課堂教學總的原則性要求。
如《詠雪》的教學創意:“一課四讀”訓練——朗讀,完整復述;朗讀,表現情味;朗讀,品詞論句;朗讀,當堂積累。
2. 活。手法靈活,形式活潑。不拘泥,不呆板,特別要做好對教材的靈活處理。
如《論語〉十二章》的教學創意:分類推進,詳略有致——先略讀、自讀、朗讀、背誦十章,再精讀賞析“賢哉,回也”“飯疏食,飲水”這兩章。
3.細。小步輕邁,細膩有序。在步步推進中落實教學內容,讓學生從容吸收,真有收獲。
如《賣油翁》的教學創意:整體反復,多角度細讀——課文朗讀,字詞積累,故事寫譯,詞句品析,手法欣賞。
4.雅。手法創新,意境雅致。要讓課堂教學散發出濃郁的書香之味。
如《狼》的教學創意: 大容量教學與訓練——課始積累成語,認讀大量字詞,課文情境朗讀,欣賞小說手法,精巧點示寓意。
5.趣。巧妙激趣,生動有趣。課堂品讀教學要有情味、有趣味、有韻味、有余味。
如《記承天寺夜游》的教學創意:“課中之最”——分析,最巧妙的結構形式;品析,最神妙的幾處字詞;賞析,最美妙的一個句子;筆記,最精妙的課文評說。
6.美。美讀美析,品美審美。課堂教學要表現出審美的高度。
如《三峽》的教學創意:課文美讀訓練 ——美美地認讀,美美地朗讀,美美地賞析,美美地描繪。
7.豐。內容豐富,活動充分。要增加教學厚度,加大課堂容量。
如《夸父逐日》的教學創意:淺文深教,短文細教——活動一,知曉神話知識;活動二,成語印證詞義;活動三,課文擴寫訓練;活動四,欣賞精致結構;活動五,“夸父”知識聽記。
8.新。視角新穎,方法新巧。要追求創新,追求在務實前提下的教學創新。
如《陋室銘》的教學創意:反復理解,反復穿插——文詞識記,文句理解,文意把握,文筆賞析;每一步都穿插“知識講析” ,讓學生做好知識筆記。
以上八個方面,既是文言文課堂教學追求的境界,也是其他文體文章課堂教學向往的目標。
在追求優雅、高效的教學境界之中,我們的教學技藝會逐步得到提升并慢慢地成熟起來。
讓我們一起來努力,力爭讓學生們享受到最好的語文學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