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曾“苦甲天下”,脫貧攻堅中的一路披荊斬棘,這背后離不開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的親情關懷與幫扶,以及結對幫扶的精準施策,從而在多黨合作和統一戰線中譜寫了一段可以記載的史話。而上世紀70年代歌唱家朱逢博演唱的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則是那個八個樣板戲一統天下的年代中一股清泉。我曾去過巍巍井岡山,但未能見到“那個開花喲,紅艷艷”。百里杜鵑,真的顛覆了對畢節的認知,圓了那長久埋藏在心中的愿。
毗鄰遵義的畢節大方,生長在高海拔、低緯度的杜鵑花,暮春三月下半月至五月,竟相怒放,繁花似錦。原生杜鵑林帶呈環狀分布,延綿50余公里,故稱“百里杜鵑”。對大多數人來說,只知姹紫嫣紅,五彩繽紛。卻不知這兒有馬纓杜鵑、露珠杜鵑、團花杜鵑等40個品種,囊括了世界杜鵑花5個亞屬的全部。文人墨客曾譽以“杜鵑花似海,穹山留異香”之美稱。
馬纓杜鵑色澤紅艷,酷似馬頭上帶的大紅纓,故稱馬纓杜鵑。馬纓杜鵑樹身高大,花冠濃密,多的一株上有二、三百朵。花簇如團團烈火在枝頭燃燒。透過紅若滴血的杜鵑花,仿佛聽到杜鵑鳥那“阿哲阿哲”的叫聲,便會讓人想起了那個傳說中索瑪姑娘凄美的愛情故事。
我是三月中旬去的,聽說杜鵑開放度近50%,心里有些不安。猛然想起行程中特意帶上《給生活以情調》閑書,心里豁然開朗。梁實秋先生在書中說,“花看半開,酒飲微醺”的趣味,才是最令人低徊的境界。果不出所料,白、粉、黃、紫等多種顏色的杜鵑次第開放,動人無比。花開嬌艷,芳香各異的杜鵑,點綴著群山起伏的高原,泛起黔西北大地燦爛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