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看題主的說法“一整只雞,可以把雞肉弄下來”,我的心就涼了。作為一個對吃有一定追求,能夠自己動動手的吃貨,我只想問“什么叫把雞肉弄下來,咱能有點追求不?”
忍不住出來賣弄一下,雞作為最早的幾種家禽,為中國人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幫助:聞雞起舞,雞蛋做菜,雞湯補身,雞肉做菜,雞毛撣子等。因此,在川菜的菜譜里,雞有其特殊的地位。(這里只討論土雞,肉雞也就糊弄一下歪果仁)
看,土雞的矯健姿態與漂亮的毛毛(可以做雞毛撣子喲!)
肉雞的代表,白羽雞肉質松軟,確實只適合煎炸的做法,所以開封菜說的沒錯,他們烹飪白羽雞的方法是對的(we do chicken right)
從部位上講:
雞胸脯肉較柴,適合裹芡滑炒,推薦的做法是川菜宮保雞丁,猛火快炒,口感滑嫩;
雞腿、雞翅肉質最佳,清水煮之,煮時可以用肉叉開孔,讓湯汁滲入,撈起剔骨(是剔骨,不是把肉弄下來)或者帶骨斬開,常見的白斬雞,棒棒雞,紅油雞都適合使用這種雞塊。這里必須提一下都江堰的王雞肉,樂山的椒麻雞,我以為是涼拌雞的極品,還有我家傳的蔥蓉雞(據說我黨第一代領導人里有兩位就很愛這種口味)。
先上一盤都江堰的王雞肉鎮樓,吃了30多年了,老味道不變,麻辣鮮香不一而足,這份涼拌雞的口感,個人認為不是廖記,羅雞肉等可以相比的。
白切雞的風味也是我的最愛,完美體現雞肉原本的味道與口感,贊!
樂山的椒麻雞在用料和口味方面也是獨辟蹊徑,小米椒的鮮,藤椒的麻,雞肉的鮮美,雞湯的完美調和……
雞爪和雞翅尖作為邊角料,適合鹵制佐酒,也有紅燒的做法,如果吃的精致點,雞爪煮熟,剔骨后也可以涼拌。
剔骨雞爪并不難,先煮熟,每根腳趾背上割一刀,然后就很好剔骨了,我大概10歲左右就在家里廚房打下手,那個時候就會剔雞爪了。
剩下的雞架可以斬開,干煸,燉湯,或者做成姜汁熱窩雞等。
這里安利一下姜汁熱窩雞這道菜,姜汁熱窩雞是四川省的漢族傳統名菜,屬于川菜系。以筍雞、赤小豆為主材的一道菜肴,咸鮮口味。色澤紅亮、雞肉細嫩、姜醋味突出。注意,是姜醋味突出,也就是說偏酸,對于部分對川菜的定位局限在麻辣的朋友來說,這可以說也是重新做一個定位。
還有雞胗,雞心,雞腎,雞腸,雞肝等材料,不失為制作樂山缽缽雞的上好材料。
從雞肉質來講
公雞皮脆,肉質堅韌,適合拌,煸,燒;
母雞皮軟,肉質較松,適宜燉。
如果是小雞,或者說仔雞,因為肉質略松,嫩,可以烤,比如叫花雞。
至于雞肉到底怎么做才好吃?百菜百味,適口者尊,任何食材要好吃,離不開三個因素,食材好,做工好,品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