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湛寫意花鳥畫/【葡萄的畫法03】
工筆畫葡萄水珠的畫法:
1,淡墨勾線,淡墨中最好帶點與水珠附著畫物相似的顏色,這樣更好。如圖我加了淡紫紅色。
2,以水珠附著畫的顏色,如圖是淡紫紅色染水珠的亮面,同時染出水珠的陰影,用色淡,多染幾次;
3,以四綠或是五綠染水珠的暗面,也就是陰影相鄰的部位,多染幾次,要淡。
4,用濃白粉點高光。
記住一點,水珠亮的地方得先讓它暗下去,暗的地方得先讓它亮起來,這樣有對比才會有效果。
工筆畫葡萄怎么調色?葡萄的具體步驟!以《葡萄蟈蟈》為例:
第一:勾線
重墨勾正葉,葡萄蒂(鐵線描)
中墨勾反葉、老藤桿(用筆要干)。
淡墨勾葡萄(游絲描)、勾新藤干、蟈蟈。
勾葉子的輪廓線時線條要靈動,隨著葉子外輪廓的起伏線條要有粗細的變化,輔葉脈用墨要比主葉脈稍淡一點,葉筋和輔葉脈的線條要逐漸變細。
第二:淡墨染出葉子、滕干和葡萄的素描關系
此圖的光源從左上方射入。
一、淡墨打底色。
正葉:淡墨大面積平涂,尖部和邊緣處要分染一下,使墨色在葉子的邊緣和尖部逐漸變淡。
反葉:清墨分染葉子的葉子的根部和主脈的四周。
枝干:淡墨分染與葉子、葡萄與枝干交接部分(蟈蟈附近的葡萄與枝干交接的地方暫時不要染),枝干的暗部。
葡萄:淡墨分染出明暗關系即遮擋關系。先從最底層的葡萄開始分染,分染時要注意留出葡萄圓形的亮部。細小的地方可直接平涂。
蟈蟈:淡墨擠出背、翅、大腿。背部染出兩個面。大腿從最細部位向兩頭染。
蟈蟈的頭:從外往里染,留出眼睛。
蟈蟈的腹部:從外往里染。
二、統染
正葉:繼續根據明暗關系加重顏色,染色面積要小于打底色時的面積。
枝干及藤蔓:染出明暗關系。主要染背光部分(很細的部分可以勒一下在染開)。
正葉葉脈的分染:淡墨(較打底色的墨要深一些,不要太濃)分染正葉的葉脈,除主筋以外,輔葉脈兩側都留水線。受光面分染的面積小一些。這一遍只是固有色的變化。
反葉葉脈的分染:青墨繼續加重打底色部分。
老桿的皴然:干筆、中墨皴染老藤部分,包括筋在滕干上的投影部分也要在這一步染出來。
筋藤皴染:繼續染出暗部、灰部,留出亮部。
第三:葡萄和葉子上色
葡萄:繼續用淡墨染出葡萄的層次,首先染出葡萄的遮擋關系,然后染出葡萄本身的明暗關系。先染最底層的。屬于底層的葡萄要敢于讓它暗下去,上層的葡萄染時就要謹慎一些。畫的時候還要考慮一串葡萄的明暗關系,不能一味的只考慮一個葡萄,還要注意整體關系。一串葡萄中上面的葡萄最亮所以染的面積不要大,接著暗下來,中間凸出來的葡萄又亮了起來但比上層的還是要暗一些,下面的葡萄最暗。左上角的葡萄受光面要大一些,一個一個葡萄分析,每一個葡萄的固有明暗關系都從右下開始染開。
蟈蟈:采取勒染的方法,淡墨繼續染出蟈蟈的素描關系。染蟈蟈最好用小點的筆。
正葉:中墨分染主葉脈,主葉脈的水線繼續保留,輔葉脈的水線不用保留了。面積要較前次有所縮小。這一步要染足為止,每次染的面積要逐步縮小。
反葉:汁綠平涂反葉、葉柄、筋、藤蔓。汁綠要有一定的濃度,顏色不要太淺。
赭墨(朱磦+墨)平涂老桿。不等顏色干用水筆洗一下亮的部位。
葡萄的著色:葡萄固有色的染色。一支筆蘸紫紅色(曙紅+少量酞青藍)平涂,另一支筆蘸黃綠色(三綠+藤黃),在紫紅色和綠色之間采用濕染法接染,讓顏色自然過渡。對于紫色的葡萄上也可以點上一些黃綠色。這一步可能會有斑駁干,但是沒關系。
蟈蟈:翠綠(藤黃+酞青藍+少許頭綠)罩染蓋板、頭部、胸腔、前爪、大腿、背腰部。黃綠(三綠+藤黃)罩染腹部。檀香綠(三綠+藤黃+朱磦)罩染翅膀。
大腿的關節處用朱磦略染一下。
正葉:橘黃色(藤黃+朱磦)(比黃色要紅,比紅色要黃)不要太濃。從尖部向根部罩染。
第四:葡萄、蟈蟈繼續染色
葡萄:
紅葡萄:墨紅色(曙紅+少許墨)(偏紅色)繼續染葡萄,從最底層開始,先染出葡萄被遮擋的暗部,面積不要太大,屬于提染。干透后開始染葡萄的光感。留出反光,但是反光不是很生硬的。
墨紅色加點水,調整灰面。
綠葡萄:翠綠色(藤黃+酞青藍+少許頭綠+一點點墨)染綠色的葡萄。方法同紫色葡萄。最邊緣的葡萄反光不要太明顯,注意紅綠色葡萄之間顏色過渡要自然。因為綠色的葡萄在最亮部,在染每個葡萄的暗部時面積不要太大。
墨紅色(曙紅+墨)(偏墨色)用窄染法繼續染最暗部。染足為止。
蟈蟈:墨青色(花青+墨)勒染。胸部、臉部、眼睛。
淡檀香綠(三綠+藤黃+朱磦)染背部,染出一節一節的。淡翠綠色(藤黃+酞青藍+少許頭綠)勒染大腿、翅的根部、背部和腹部交界處、頭部上方、前腿。
用小筆(三綠+藤黃)染腹部
用小筆赭石(朱磦+墨)染小腿、前腿和須子,勒一下比原先的墨
線要粗一些。筆尖蘸重墨畫眼睛,眼睛要畫得圓一些,把模糊處勒清楚。點小腿的刺。干筆畫出刺紋。曙紅色(中等濃度)勒大腿的中軸線,趁著沒干,畫出腿上的紋路。
(三綠+白)平涂背上的蓋子。淡花青勒小腿暗部的邊緣其它暗部邊緣。背部側面的邊緣。
曙紅(淡罩染+淡墨青)罩染葡萄。從右下方向左上方罩染+分染。形成右濃左淡的效果。
反葉:五綠(三綠+白粉)提染,不要壓住主脈線和外輪廓線。葉柄、藤蔓、筋的亮部提染。
綠葡萄提粉:從亮部開始著色(五綠+藤黃+白粉)基本上貼著邊開始染,但不要染到暗部去。提粉的面積不是一樣大。提分時水筆的水分要適當。遇到紅綠交界的葡萄是不要管紅色的葡萄,綠色直接染上去。
紅葡萄提粉:玫瑰紅(白粉+曙紅)顏色不要調得太濃,從最上部開始,提粉時還要照顧到投影,這樣才能使葡萄在空間有變化。
紅葡萄提反光:粉紫色(白粉+曙紅+少許三青)顏色偏紅但帶有紫色,提在對立面(在提粉的對立面)每個葡萄都不一樣,提反光面時要具體分析,頂端的要提的亮一些,靠白紙的部分就可以不提了。紅綠相間的葡萄反光也不一樣,注意反光的亮度不能超過受光的亮度。
綠葡萄提反光:粉綠色(三綠+藤黃+白粉+微量酞青藍+白粉)偏向頭綠后再加一點白粉,粉綠色中偏點青味。中等濃度,同樣反光面不能比受光面亮。
第五:整理
紫色的葡萄用淡曙紅在葡萄上點不規則的長點,用水筆染開。感覺葡萄上的霜被擦落掉了。
綠色的葡萄用翠綠(黃綠色)(藤黃(多一點)+酞青藍)顏色不能重,重了以后會破壞明暗關系。
淡褐色(朱磦+墨)從正葉的尖部提染,最亮的葉子提染的少一些。遠景的葉子提染時要加水,淡淡的提染。
小筆蘸中等濃度的粉綠色染葡萄的蒂。有虛有實的畫一下。
用羊毫筆蘸黃綠色(藤黃(多)+酞青藍)罩染反葉、梗,讓原來染得粉綠不太刺眼,色筆不能太干,水份要足。
老桿:干筆蘸濃墨局部復勒。點苔點:墨綠色筆尖蘸墨,在老桿上點復勒葉子的主筋:勾線筆復勒葉子的主筋(墨+微量酞青藍),有點模糊的桿也要勒一下。
葡萄上的露珠:干筆、淡墨,墨線不要濃。露珠不要太多。
露珠的投影:墨紅色染紫葡萄的露珠,先畫出露珠的投影。投影在暗部畫出墨綠色染綠葡萄的露珠,先畫出露珠的投影。投影在暗部畫出露珠本身的明暗變化:小筆筆尖蘸墨紅或墨綠點在靠亮的部分,然后用水筆染開。
(白粉+少量的曙紅)調成很亮的粉色染紫葡萄的露珠
白粉點出每一個露珠的高光,高光是一條線。
正葉主脈水線:勾線筆淡淡的五青(三青+白粉)勒正葉水線,要若有若無的感覺
反葉、梗和藤:用勾線筆調極淡胭脂水勒主筋、外輪廓、輔脈和藤。
換一只粗一點的筆蘸淡胭脂水勒葉柄,梗。
用勾線筆蘸稍濃一點的四綠(三綠+白)將反葉的輔脈和主筋貼邊勒一遍。梗的最亮的部分提勒一下。
中墨點葡萄的臍。
先用筆蘸水筆尖著色,這樣畫出了就有了立體感。關于筆尖的顏色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可以是黑色,紫色,綠色或者各種混合色,就算畫成金黃色也可以。色彩不過是畫家情感的釋放。有人畫紅色的大海也很美。切記調色最好不要超過兩種,墨除外。多了顏色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