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筆法
國畫常常利用毛筆線條的粗細、長短、干濕、濃淡、剛柔、疏密等變化,來表現物象的形神和畫面的節奏韻律。毛筆的筆頭分三段,最尖的部分是筆尖,中部是筆腹,與筆管相接處為筆根。筆鋒有中鋒、側鋒、順鋒、逆鋒的區別。
1. 側鋒
側鋒運筆需將筆傾斜,使筆鋒在墨線的邊緣,筆鋒于紙面形成一定的角度,用力不均勻,時快、時慢、時輕、時重,其效果毛、澀變化豐富。由于側鋒運筆使用毛筆的側部,故可以畫出粗壯的筆觸,此法多用于山石的皴擦。
2.中鋒
中鋒用筆要執筆端正,筆鋒在墨線的中間,用筆的力量要均勻,筆鋒垂直于紙面,進而畫出筆墨流暢的線條,其效果圓渾厚重,多用于畫物體的外輪廓線。
3.側中鋒兼用
側中鋒兼用筆,側是側鋒、中鋒兼而有之。
4.順鋒
順鋒用筆采用拖筆運行的方式,及、、畫出的線條輕快流暢、靈秀活潑。
5.逆鋒
逆鋒運筆,筆管向右前方傾斜,行筆時鋒尖逆勢推進,使筆鋒散開,這種筆觸蒼勁生辣,可用于勾勒和皴擦。
所謂“平”,是指運筆時用力平均,起迄分明,筆筆送到,也不挑剔輕浮,要“如錐畫沙”。
所謂“重”即沉著而有重量,要如“高山墜石”,不能像“風吹落葉”,即古人說的“筆力能抗鼎”的意思。
所謂“留”,是指運筆要含蓄,要有回顧,不疾不徐,不浮不滑,荒延狂野,要“如屋漏痕”。
所謂“圓”,是指行筆轉折處要圓而有力,不妄生圭角,要“如折釵股”。
“變”,一是指筆有變化,或用中鋒或用側鋒,要根據變現對象的不同而變化,二是指運筆要互相呼應,“意到筆不到,筆斷意不斷”。線的形式概括起來無非是粗、細、曲、直、剛、柔、輕、重的變化和對比。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