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房地產行業(yè),借用毛主席的話,叫做環(huán)球同此涼熱,一面是房地產沒有機會了的呼聲,另一面是四五線小城鎮(zhèn)的房價照漲不誤,即便沒人接盤,但先漲了再說,那么,如何解釋這種現(xiàn)象。
可從三大思維分析:一是投資思維,部分人買樓,其所瞄準的不是普通接盤俠,而是瞄準銀行,只要還能按揭、抵押等活動,房地產的投資屬性就不會失效;二是安全思維,即將錢放在房地產上,是比較安全的,且可以作為抵債、借款等高杠桿之力而少花真金白銀;三是退路思維,多處買樓或在老家城鎮(zhèn)買樓,就是防備在大城市混不下去,或回家休養(yǎng)時作為退路來使用。
而看城市與城市,或城市內部各區(qū)域有無機會,機會點在哪里,機會有多大,就得從房地產行業(yè)的三大重要屬性剖析。
1、金融經濟屬性
房地產,首先其假如到市場經濟活動中,允許大量普遍性的方便交易行為,這就說明房地產本身就是一種商品,只不過這種商品是在國家宏觀政策調控之下,以及市場經濟的集中心化,兩者加杠桿之下,房地產的溢價空間極大增強,如果消除此二者影響,房地產也會如一般性商品回歸合理的區(qū)間。
在同等條件下,汽車也做按揭、貸款等金融活動,但汽車是貶值的,因此自由空間越大的商品越不值錢,所以,這種投資行為只有銀行能做,消費者無法融入其金融屬性,但有一點,作為抵消債務來用,也能夠體現(xiàn)一些金融的味道,而房子是增加值的,就在于,只要國家宏觀政策沒有根本性改變,經濟集中化沒有分散,房子的使用功能仍舊會使其增值,因此也就可以持續(xù)其金融屬性,普通民眾靠上房子,就相當于靠上了可增值的金融產品。
2、社會使用屬性
當下,房子的使用屬性主要三點:一是婚姻用房;二是教育讀書用房;三是工作上班用房。此三大使用屬性,決定了原本占人口比例百分之七八十的農村或郊區(qū)人口,大量涌入城鎮(zhèn)區(qū)域,所謂物以稀為貴,包括兩點內容:一是這種物品在世界的保有量極少;二是大量人群只搶占狹小空間內的物品,這種稀有純屬人為造成。
一個人的問題,是自己的事,一千萬個人的事,就是社會的事,就成了公共事件了,有基于以上三大使用功能的長期積累,如今的房地產已是牽涉到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這種社會屬性的放大,導致任何人都不敢輕易做重大政策變更,只能堅持長期治理而軟著陸,房地產綁架了民生,實質已經綁架了政府。
3、政治戰(zhàn)略屬性
城鎮(zhèn)要發(fā)展,必基礎設施先行,而房地產行業(yè),其實可以歸結為基礎設施的周邊產品,大量的人員進來了,就得有大量的房子供應,而在大量人群進來之前,得先將房地產搞起來,房子起來了,周邊配套就會起來,大量農民群體就會愿意進來,戰(zhàn)略屬性,即發(fā)展方向問題,只要政府還要搞城鎮(zhèn)化,房地產行業(yè)就不可能缺席。
所謂政治屬性,就在于房地產要服務于政治目標,不同的政府、不同性質的黨,其理念是不同的,政治目標當然也不同,這一切的根本就在于,其所代表群體是誰?代表誰,就得替誰說話,為其目標訴求服務,否則就會變色,房地產是嚴重影響民生社會的行業(yè),所以,政府會盡可能發(fā)揮其建設性的一面,但也會適當抑制其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