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工資為什么比純軟工資低那么多?下面,談談我的個人體會。
記得在1999年的時候,我離開大型國企,進入一家個人小作坊工作,做嵌入式開發,同時做軟件開發和硬件設計,月薪是4000元。這對于當時身處四線城市的我來說,感覺已經算很高的收入了。
但后來由于一些原因,我轉行到一家純軟件開發公司,工資只有1000元,再加上獎金1000元。當時我就覺得,“軟件開發的收入比嵌入式開發要少的多”。
畢竟是小城市出來的,我對于這兩個行業,以及軟件行業內使用不同語言做開發的收入對比,沒有什么具體的概念,只是從個人體會上直接得出的結論。
因為是做派遣的,需要用什么語言,都是由甲方來決定。公司創立初期,沒時間給員工做培訓,都是自己在私下不斷學習。慢慢地就感覺到,從事純軟件開發,是真的需要不斷學習的;否則很難在新的語言、新的數據庫、新的開發架構下維持開發能力。
而之前從事嵌入式的時候,因為那個時候MCU的種類沒有那么多,就是用51系列的單片機。而51單片機在大學學過,所以可以保持幾年的開發方式都不變。PCB的設計,開始使用tango,后來改成protel,開發語言一直都用的是匯編,計算機也是一直都用DOS6.22的。實際上,那個時候做軟件開發也用過dbase、turbo c、visual basic 2.0等,大學里也學習過pascal、Fortran。而Fortran偏于工程計算,不太常用。
通過這么一對比,我覺得,學習純軟件開發的功夫要比學硬件多太多。而且純軟件的開發種類和方向上,也要比硬件開發多。所以,從成本上考慮,純軟件開發的工資,沒有道理比硬件開發低。
但事實上,在2005年以前,從事純軟件開發的我,一直都沒有1999年以前我做嵌入式開發時的月薪高。直到我去日本后,這種情況才有所變化。我想,一方面是日本是個發達國家,整體收入偏高;另一方面,作為北方四線城市,無論我咋撲騰,收入也不可能太高。當時我有一個年長的同事,轉去深圳做電源方面的硬件開發,已經可以拿到9000元的收入了(大概是1999年左右,具體年份記不清楚了)。估計當時的深圳,做硬件的收入水平,絕對不低了,這也算是南北差異吧。在從事軟件的期間,我沒有時間關心嵌入式開發方面的信息,所以對嵌入式開發方面的薪資情況一無所知。大概是2013年,因為孩子上學的原因,我徹底告別工作,回到國內,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當然,我是軟件和硬件都干,實在是因為興趣所致,不想放棄。當時曾接過幾個私活,有軟件的,也有硬件的。作為對比,對我個人而言,還是做純軟件的收入高。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軟件做了20-30年,商用的軟件開發,其開發單價本身就比較高;二是,大多數硬件開發公司都不愿意投入太多在研發方面,所以開發人員的收入客觀上就被限制住了;三是,在硬件開發上,雖然MCU一直都在發展中,但對于硬件開發者而言,相對穩定。基本上學會一種體系的開發,那么轉到別的體系,也不會那么難。相對于硬件而言,純軟件的無論是發展方向,還是語言種類,都是非常多的,所以學習成本也高。從我的個人理解來說,學習成本高,會對薪資有一定的作用。這就像招工,對于高中畢業生、普通大學畢業生、重點大學畢業生、研究生、博士生,其收入肯定是不一樣的。所以,搞純軟件開發比嵌入式開發的收入高,這算是比較正常的吧。對于純軟件開發而言,由于開發語言的不同,而產生的收入差異也存在,可能也是和學習成本有關。雖然總體上軟硬件開發存在著薪資方面的差異,但有一點是永遠不會發生變化的,那就是技術水平高的人,無關軟硬件、開發語言、芯片、架構的區別,其收入肯定是最高的。年薪幾十萬的嵌入式工程師,在北上廣肯定不稀奇。只要能付出辛苦、提高自己的知識點,無論做軟件也好,做硬件也罷,都會得到理想的薪資。以上就是我對嵌入式和軟件開發方面的一些個人體會,希望這些觀點能對大家在工作和學習方面有所幫助。作為這一期的話題,我也是想到哪里說到哪里,沒啥條理,希望各位同行別太介意。最后,對于薪資待遇這件事,大家還有什么不同看法?歡迎留言討論!來源:21ic論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