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一個被意義和欲望驅使的物種。
我們是意義的制造者。
并且通過創造、解釋“符號”來表達意義。
從符號心理學看來,我們買的不是產品,而是意義。
符號的本質內涵及線索掩埋在歷史的塵埃之中,只有人們厘清了歷史線索,將符號與本質內涵建立起聯系,才能賦義、攜義和解義。
符號學源自于語言學,但不只限于語言學的內容,符號學包含三個方面:即賦義、攜義和解義。
賦義在符號學中十分重要,一種原本人們習以為常的概念及標志一旦被賦予一種新的意義,其內涵就極大豐富了。
攜義是指符號攜帶了賦予的意義,而這個被賦予的意義在符號的攜帶過程中被不斷放大,不斷地自我增強。
解義是指符號攜帶的意義在產品及場景中被解讀出來,符號的意義超過了攜帶符號的載體本身,成為了人們真正消費的、追捧的對象。
如今一二線城市,物質已經極大豐富。消費已經脫離了它基本功能,即對生存需要的滿足,越來越具有“標識”一個人的功能。如社會學家讓鮑德里亞所說,我們消費的目的不再是生存,而是欲望;消費的目的不是獲得物品的使用價值,而是符號價值,我們通過消費,彰顯自己的品位,彰顯自己的文化,進而彰顯自己的身份,從而標記自己所從屬的階層。
身份消費符號化
符號對人的異化傾向特別是在消費領域表現的尤為明顯,在商品的使用價值不分上下的情況下,消費者競相驅逐的焦點日益集中在商品的附加值即其符號價值,比如名氣、地位、品牌等觀念上的東西,并為這種符號價值而買單。也就是說,在商品過剩與同質化過剩的商業社會中,如何讓我們的商品能夠在消費者的心智中脫穎而出,并且讓消費者有強烈的動力去支付更高的價格去使用,這其中的核心就是商品視覺化、身份化、階層化,正如愛馬仕一樣。
愛馬仕符號
高端品牌消費者認知模型是在實用功能的基礎上注入文化品位、身份階層、美學愉悅及精神哲學,從而形成高端品牌的全新消費者購買驅動模型。
高端品牌消費者認知模型
消費能否越過了理性,以遠高于商品使用功能價值的價格來消消費,其核心就在于我們是否能塑造強大的品牌層次。如果能再借助于饑餓營銷輔以稀缺性,此時不僅能讓消費者花遠超商品本身價值的價格,還能讓消費者覺得能有用就是一件非常滿足的事情,跟價格無關。
消費主義
品牌符號化塑造是源自與人類的情感共識及文化契約,進而上升為身份表征及階層符號,形成了一個以階層滲透為表現的品牌運動及時尚潮流。
(1)符號學是人類的情感共識及文化契約
從人類最開始的圖騰,到今天的符號以及各類圖像,一直承載著我們最深處的一種情感共識。而這種符號化在宗教領域就具有強大的感召力,以及強大的精神凝聚力。
不僅基督教,佛教的萬字符、道教的太極圖、伊斯蘭教的星月圖等,歷史中的每一個宗教都會形成一個代表其信仰含義的符號。用今天的話來表達就是任何一個宗教,或者集團,或是企業,都需要一個LOGO來代表它的品牌形象。包括所有的武俠小說作家,在構寫教派的時候,一定會為各教派塑造一個能讓人直觀理解與記憶的符號,也就是LOGO。因此,從符號學的層面來看,每一位武俠小說家都是一位偉大的藝術設計師。
(2)符號的階層屬性
鮑德里亞:把實物的功能消費與符號消費相聯系,物品也被作為一種能夠分階層的符號。比如你買一些奢侈品牌的東西看中的不是它的實際功能,而是它帶給你的符號意義,物品的符號和階層就有了相關性,代表作《消費社會》《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象征交換與死亡》。
Burberry的符號階層化
LV的符號階層化
Prada的符號階層化
(3)符號的傳播價值
各種作為階層符號的事物/行為在全社會形成了一個以階層為底軸的“產品生命周期”,從高階層向低階層逐級傳導,演化成一波又一波的時尚潮流。
在消費社會中我們的想象力和實際欲求源自于他人,大眾傳媒對商品的信息進行包裝和曲解,把這些信息當成商品一樣進行賦值,并對作為符號的內容進行頌揚;我們的消費需求是潛在的,消費習慣是被培養的,正如喬布斯說:“消費者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東西,直到我們拿出自己的產品。”我們可以理解為,在品牌的塑造過程中,除了需要LOGO與視覺化表達之外,消費者需要的是自己心里的極大滿足。
(5)構建符號暴力
布爾迪扼在《教育、文化與社會再生產》一書中指出,符號暴力(symbolic violcence)是高端階級通過一定形式將其強加給其他階級子弟的過程,是一種幾乎是魔術的權利,是一種特殊動員手段。
鮑德里亞: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消費本身已經構成了一個具有文化意義的自組織領域,在這個自組織領域中,一切物品都變成了具有文化符號意義的物品,也就是說,物品的原始功能性層面讓位于物品的符號文化層面。“物品在其客觀功能領域以及其外延領域之中是占有不可替代地位的,然而在內涵領域里,它便只有符號價值,就變成可以多多少少被隨心所欲地替換的了。”
從符號學入手,消費社會出現的是一種新的意義結構,這種意義結構的產生源自于語言符號學的對比替換關系,用社會學的語言來說就是一種社會身份區分的邏輯。在區分邏輯的作用下,人們的消費過程,不再是對個別物的使用過程,而是每個物都表現著一種符號價值體系中的一個元素,這種符號價值本身具有了一種區分作用,使人們之間的等級關系呈現出來,因此只有借用符號學理論才能揭示社會區分的內在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