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胡 四錢 枳 實 三錢半 半 夏 四錢 黃 芩 三錢
芍 藥 三錢 生 姜 五錢 大 棗 四枚 大 黃 二錢半
桂 枝 三錢 茯 苓 三錢 丹 皮 三錢 桃 仁 三錢 杵碎
水煎服,每日一劑
食、水、瘀血三者均屬人體的自身中毒,為發病的根本原因。嚴格講此三者均有瘀。瘀者緩也,循環的慢也是瘀,瘀血多發于半表半里。治瘀血證,視其癥候,先辨病位,繼辨虛實,再辨方證。瘀血證不辨虛實,非其治也。本方證適用于瘀血證之屬于陽、實、熱者。若兼口干、口苦、舌苔或黃或膩、或口渴者,加生石膏一兩半至三兩。
本方證主治為大柴胡湯證與桂枝茯苓丸證的合并者。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可使癥塊松動,大柴胡湯可瀉半表半里諸臟腹之邪熱,并有疏瀉和攻下里實的作用,使已松動的瘀血排出。二方合用,可加強邪熱及瘀血癥塊的排出。服本合方的第一劑第一煎時,患者有輕微的腹痛和腸鳴,隨后可有內結黑便排出。服第一劑的二煎和第二劑后,大便可由黑轉黃,只有輕度腹瀉日1-2次,若腹瀉日3次以上,暫停服藥,隔日再服,此時沒有黑便排出。以上所述,即為胡老所講的活血化瘀。
常見的治療范圍:腦血管意外、腦震蕩、神經性頭痛、癲癇、高血壓頭痛、心血管病、瘀血性哮喘、過敏性哮喘、經期推遲、乳腺增生、面黑色斑、前列腺增生、骨折不愈合等。
[醫案]
蔣某,男25歲。初診1964年8月23日。1957年因床倒受傷人事不知,6日后蘇醒,但后遺頭昏、頭痛、心煩躁等證,在當地先經西醫治療,不效,又找中醫治療,用藥多是熟地黃、五味子、紫河車、核桃仁、龍眼肉、桑椹、丹參、川芎等所謂補腎填精之品,一直未見好轉而來京求治。近時犯頭暈、頭痛、頸項拘急且有上沖感,頭痛如針刺,常心煩躁,心下堵,手足冷,眠差,每晚只能睡三四個小時,大便干,舌苔白根膩,舌尖紅,脈弦滑數。予以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
柴 胡 12g 半 夏 9g 黃 芩 9g 枳 實 9g 大 棗 4枚
生 姜 9g 生石膏 45g 茯 苓 9g 桂 枝 9g 白 芍 9g
大 黃 6g 牡丹皮 9g 桃 仁9g
上藥服3劑,頭暈頭痛減,心煩躁減,心下堵已,大便如常,上方減生石膏為30g,又服3劑,諸證已。(馮世綸.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胡希恕.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