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三大奇書 :
《山海經》《周易》《黃帝內經》
《周易》即《易經》,為群經之首,被譽為“大道之源”,奇書也!
易有三易,“簡易”“變易”“不易”,日月為易,上為“日”,下為“月”,象征陰陽,《周易》全書分“經”“傳”兩部分,古經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三十卦,下篇三十四卦,共六十四卦,每一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六爻,即六個符號組成,六個符號由兩部分組成;
何為八卦?即 乾,坤,震,巽,坎,離,艮,兌!
乾三連,坤三斷
震仰盂,艮覆碗
離中虛,坎中滿
兌上缺,巽下斷
——《卦序歌》
此書,博大精深,深不可測,上古術道合一的古典哲學,術象數理盡在其中,真的值得一看!
于古書,《黃帝內經》《易經》這兩本我甚為鐘愛,自初中無意觀看央視播出的“百家講壇”節目起,便被《黃帝內經》一書深深吸引,百讀不厭,但由于自身能力的阻礙,不過興趣愛好罷了!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相傳起源于軒轅黃帝,與《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并稱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乃中醫藥學之綱目!
它系統地闡述了人體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等問題,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書中的“藏象”“經絡”“病機”“辯證”“針灸”“養生”等內容,令人大贊古人智慧!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變化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 《素問》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 — 《素問》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 —— 《素問》
《山海經》全書十八卷,其中“山經”五卷,“海經”八卷,“大荒經”四卷,“海內經”一卷,圖文結合,共約31000字,“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鳳凰涅槃””這些人盡皆知的神話都從這來的;
真正喜歡上《山海經》,還是最近的事,因為寫小說的需要,我需要去收集一些上古神獸的資料,而無意間與之結緣,它給我的感覺就是“似真若假”,書中大量的神奇動物,奇山異水,故事典籍等,具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充滿著神秘之感,讓人嘖嘖稱贊!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豐沮玉門,日月所入。有靈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 《山海經·大荒西經》
九尾狐貍
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海外東經》
九尾狐在《山海經》中出現了三次,后來成為祥瑞和子孫繁榮的象征。
猙
山中有一畏獸,五尾一角,吼叫聲如雷劈石,以老虎豹子為食物 — 《山海經·西山經》
這是我很喜歡的上古異獸“猙”,形狀像赤豹,長著五條尾巴和一只角,發出的聲音如同敲擊石頭的響聲!
《山海經》是一部古典文學名著,建議大家有時間都來讀讀,一定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