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運、五行、五位、五氣,五臟、五氣、五志。圖解如下:
《素問·天元紀大論》黃帝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天有五行,地有五方,是以“天有五行御五位”,木之東,火之南,土之中,金之西,水之北。五行化生五氣:寒暑燥濕風。天人相應,故人有五臟以化生五氣:風木肝之厥陰,暑火心之少陰,濕土脾之太陰,燥金肺之陽明,寒水腎之太陽。五臟之五氣又生喜怒悲憂恐,心主喜,肝主怒,肺主悲,脾主憂,腎主恐。
《素問懸解·天元紀大論》:
天有五行,御南北東西中之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寒暑燥濕風之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寒為太陽,北方水也,在人為腎,其志恐。暑為少陰,南方火也,在人為心,其志喜。燥為陽明,西方金也,在人為肺,其志悲。濕為太陰,中央土也,在人為脾,其志憂。風為厥陰,東方木也,在人為肝,其志怒。
《素問·天元紀大論》:鬼臾區曰:昭乎哉問!明乎哉道!如鼓之應桴,響之應聲也。臣聞之,甲己之歲,土運統之,乙庚之歲,金運統之,丙辛之歲,水運統之,丁壬之歲,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
《素問·六節藏象論》:岐伯曰: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復始。
《素問·天元紀大論》:鬼臾區曰:寒暑燥濕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
以上主要是研究“五運”,下一步要研究五運如何配“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