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時間:2020.7
行走方式:自駕
D1:御窯景巷
D2:陶溪川藝術街區
D3:玉田水庫
D4:進坑村,景德鎮魚山荷塘旅游生態園
D5:中國陶瓷博物館
D6:都昌鄱陽湖畔
D5:
中國陶瓷博物館
地址;江西景德鎮昌江區紫晶北路1號
門票:免費,憑身份證預約入內
博物館除了藏品豐富精美以外,建筑也別致,大氣。這邊的外面有一個大大的平臺,平臺上亭臺樓閣的園林風光美美噠。
這個臨時的展廳展出的是“彝鼎留芳——宋元米黃釉瓷器特展”。宋元米黃釉,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概念,好好奇這是啥東東。
長長的走廊兩側的反應宋代生活的壁畫栩栩如生。
原來宋元米黃釉瓷器是景德鎮宋元時期窯業非常獨特的一個品類。這些品質精致,氣息古雅的元時期米黃釉瓷器標本是摹古彝鼎禮器,用于祭祀和清供。
同學晚上就回樂平,今天中午有同學做東一起小聚,展廳不能一一光顧,只是向著出口的標識一路往外。
沒想到又看到一個展廳“與世界對話的景德鎮"歸來·絲路瓷典"”是一個外銷瓷器的展覽。看這個名字,看門口的布景,就走不動了,一定要逗留一下,哪怕一小會,一小會。
廠房似的寬敞的展廳,一排排的展品臺。展覽的規模很大,展出的數量與品種都很高。尤其是展品的水準很高,有很多令我兩眼放光的寶貝,看的我們兩個一個勁的發出“嘖嘖”的聲音。
在展覽現場,各類外銷瓷器型千樣百態、花色奇藝繽紛。食具、茶具、咖啡具、陳設器、燈具等不同用途的器具。青花、粉彩、斗彩、釉里紅、單色釉、窯變釉、白瓷、青瓷、影青瓷、刻花、劃花、印花等各種工藝手段。其中不乏精品,甚至孤品,有些還填補了國內瓷器收藏的空白。藍料開光礬紅人物故事圖桶瓶。
這兩個形狀相似的青花瓶,卻有著不同的圖案,梅花,祥云都是傳統的中國風。
在中國瓷器上鑲嵌貴金屬裝飾的做法,是一種典型的“中為洋用”的文化態度。許多進入宮廷的中國瓷器都被穿戴上了華麗富貴的金屬“衣帽”,既保護了貴重的中國瓷器,又同歐洲宮廷風格搭調。這種經過歐洲金匠打扮過的中國瓷器,組成了十七,十八世紀歐洲上流社會,尤其是宮廷陳設一道靚麗華貴,兼具東西異彩的風景線。
錫釉青花開光花鳥紋長頸陶瓶
青花花卉紋方肩瓶
清代來自法國的紅釉扁壺
展品主要以景德鎮明清外銷瓷為主。以景德鎮瓷器為代表的中國陶瓷,代表著中華文化獨有的人文內涵, 它像一條紐帶,連接起中國與世界的文化藝術和經濟商貿的交流,成為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認識中國的一個重要窗口。
博物館的設計很科學,離開博物館的最后一段通道大廳里是幾家售賣瓷器的商鋪,當你在博物館面對那么多寶貝欣賞咂舌的同時有沒有想擁有它的欲望。如果有這些商鋪可能會稍稍幫你解決一下。雖然這里不可能和玻璃罩里的藏品相提并論,但是作為日用瓷來說真是很好的途徑。我和同學也一頭扎進了一家清倉甩賣的商鋪,因為清倉價,價格比我在陶溪川的便宜很多。我們顧不上那邊已經在餐桌前等待的同學,速戰速決的采購起來。
這個是和我們同時在商鋪中選購的游客。看看他的戰利品,滿足吧!
有一句話“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景德鎮的美名通過精美的瓷器傳播到五湖四海。而今天,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從世界各地,走進景德鎮,去發展,去探尋,去拜訪景德鎮。而這么一個高大上的“中國陶瓷博物館”是了解瓷都最便利最快捷的方式。博物館以瓷器、瓷業、瓷都三個視點來闡述景德鎮豐富的陶瓷歷史、陶器文化、陶瓷藝術。作為瓷業體系最為完備的城市,作為我國乃至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陶瓷工業城市,景德鎮至今保存著由原料產地、產能道路、水運碼頭、作坊窯場、商鋪民居、城池衙署、技藝民俗等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構成的瓷業體系。這些體系,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在全世界亦是絕無僅有的。這些體系,我們在中國陶瓷博物館里,能夠快速而直觀的感受到,體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