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軍事戰略以地理為基礎---讀《中央帝國的軍事密碼》之二

二,軍事戰略以地理為基礎

在天時、地利、人和中,真正能夠進入戰略的只有地利。所謂天時,更多是戰術層面把握的稍縱即逝的機會,而人和也并非是可以客觀衡量的標準。本書就是以地理為基礎考察軍事戰略,尋找其中規律性的因素,也使讀者更加理解中國歷史與現實的演化和邏輯。

1,首都的選址

首都的選擇對于一個王朝政權的穩固興衰相當重要,以下選取幾個典型的帝都進行分析。

(1)長安

長安是秦、漢、唐的帝都,地處兼具了形勝和富饒的關中平原。

關中平原的北面有北山山系和陜北高原,西面是六盤山和隴山,南面是秦嶺,東面是崤山和黃河。它在函谷關(潼關)、武關、大散關和蕭關的保護下,易守難攻,是成就帝業的基地。如果同時擁有了關中、漢中和四川,就有了從上游統一全國的資本。

但隨著中原及長江下游地區這兩個糧倉的開發,關中地區已經不再具有經濟上的優勢。到了唐代,關中就已無法靠自身的生產來滿足長安這個國際大都市的糧食需求。在安史之亂時,叛軍就切斷中原通往關中的糧道,造成了首都的糧食恐慌。

隋煬帝看到了長安的這一缺點,在更靠近全國糧倉的洛陽和揚州設立新的中心城市,并修建運河將各個行政中心連接在一起。然而從江南向長安長途運糧極其不易,時間漫長,形成了巨大的統治成本。

由此可見,作為首善之地,首都必須更靠近經濟中心,而長安已經不再適合這個角色。

(2)洛陽

洛陽是十三朝古都,處于洛陽盆地,擁有東部無與倫比的戰略地位。

洛陽盆地的四面皆山,崤山、伏牛山、嵩山環繞著西、南、東三個方向,北面邙山之外就是黃河,伊水、洛水穿盆地而過。在洛陽的周圍有八個關口將它與其他地域分開,可憑險據守。洛陽本身也是個富裕肥沃之地,又有地理交通的便利,通過黃河和洛水方便輸入中原的糧食。

由于洛陽平原比長安平原小,使用更少的兵力就可以防衛。同時,它比關中更靠近富裕的東部,使得洛陽成了亂世時期最佳的戰略要地。

宋代以后,由于北方游牧民族成了中國最大的威脅,洛陽的地位被北京取代。

(3)開封

自戰國的魏國開始,開封就一直是一個重要而非戰略性的城市。直到唐代末期,后梁開國時,太祖朱溫將其做節度使的封地汴州(開封)作為首都。之后,后周和北宋也定都于此。宋太祖他本想遷都到洛陽,最終選長安為都城。但由于他的早逝,首都開封就未曾發生改變。

開封雖然富裕,但無險可守。不管從北、南、西方,都可以輕易地到達開封,這導致了魏國后期的孱弱。北宋也是如此,而且面臨更糟的形勢。石敬瑭將燕云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契丹占有了北京和山西北方的重要戰略地,隨時可以進軍中原。

為了保衛首都,宋代在河北的各個城市堆積了大量的冗兵,結果是吃垮了財政和經濟。

像開封這種難以防守的四戰之地,本不適合作為首都,歷史的偶然必然導致悲劇的結果。

類似的,項羽選擇徐州,隋煬帝選擇揚州作為都城,也是同樣的結局。

(4)北京

北宋的策略失誤到了明代被彌補,明成祖將首都選在了最具有防守優勢的北京。

自古以來,北京的威脅大都來自北方和西方的游牧區域。在燕山和太行山的保護下,北京面向北方,易守難攻。

北京雖可防御北方的攻擊,卻無力抵御來自南方的叛亂。而且北京與天津之間一馬平川,缺乏戰略防守的有利地形。隨著大航海時代的來臨,西方人就從北京東南方的天津登陸,攻入了北京。

(3)南京 

南京是除了南宋之外,歷代南方王朝的首選都城。

南京面向長江,三面皆山,是南方不可多得的都城選項。

但南京的地理劣勢在于縱深不足,一旦敵人渡過長江,南京就很難守住。而且,要守住長江和南京,必須守住淮河。南京的左右拱衛是鎮江和馬鞍山,一般進攻南京是從這兩個地方渡過長江。淮海戰役失敗后,國民政府丟失了淮河,已經注定無法堅守長江了。

隨著軍事裝備和技術的發展,從長江上游順流而下以及從南部和東部均可以攻擊南京。如此,長江天塹已越來越難以抵御北方的進攻,南京也必然不再是一個理想的首都了。 

2,軍事地理

(1)北方統一南方

在中國歷史上,北方常常掃平南方,完成統一。這根本上的原因是中國的南方雖然很富裕,但由于人口的缺乏、戰略縱深的不足,仍然不足以與北方抗衡。

而北方的地理特征形成了有利的戰略縱深,洛陽和長安均有關口可據守,還可在山西居高臨下打擊入侵者。

這就造成南北統一全國在難易程度上的明顯不同。北方進攻南方時,只要攻克了南京,戰爭就算結束;而南方進攻北方時,即便占領了華北平原、洛陽和長安,戰爭也只是剛剛開始。

不管是南北朝人還是蒙古人,都是依據北方在戰略地理上的優越性,完成了對南方的并吞。直到近代,熱兵器的普及、機械化的使用,才有可能改變南方的命運。但即便如此,可能仍然無法改變南北在戰略地理上的優劣狀況。

(2)南方的機會

南方也不是毫無機會。明朝就完成了歷史上唯一一次從南到北的統一,當然,這并不是靠自身的強大,而是趁蒙古政權內部的分崩離析之機而已。

歷史上北伐的一些嘗試也證明南方也可以有所作為。

廣州和珠江三角洲一直缺乏軍事地理的重要性,屢次遭受北方的侵略。但盧循首創了借助廣州向北進攻的探索,為以后的軍事行動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盧循之后,陳朝開創者陳霸先、唐代末年的黃巢,以及北洋政府時期的孫中山,都有過成功從廣州北伐的經歷。

(3)地理的變化

軍事戰略以地理為基礎來制定,而地理并不總是千年不變的。地理本身的巨大變化,也將給軍事行動帶來極大的影響。

在漢初以前,古漢水流經陳倉故道,可以溯水而上直抵陳倉。但漢初武都大地震后,漢水不再流經陳倉道,斷絕水路后的陳倉道軍事運力比韓信時代大打折扣。因此,諸葛亮北伐時,不選擇走陳倉,而是出祁山道。并且祁山道相對平坦,可以依托西漢水向隴西運糧。

如今的江蘇是大平原,但在一千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卻是難以通行的湖沼,并不利于行軍。在山脈和沼澤之間,南陽、襄陽、荊州,就共同構成了進攻中原的最好跳板。

明清之際,有一條狹窄的通道連接著沈陽地區與北京,即遼西走廊。在更遙遠的古代,這里曾是海邊的爛泥地。唐宋時期,隨著海退,人們開始利用這條通道。到了明代,這里已經形成了堅實的土地,成了連接關內外最重要的通道。

進入四川的通道,原來只有一條。在不斷的嘗試和開發下,以及出現了多條和不同方向的入川通道。

在不同水系之間的運河開鑿后,區域之間的進軍和運輸的范圍變大。靈渠是秦代開鑿的人工河,連接了湘江與漓江,成為溝通湖南與廣西的連接點。由于水路運輸載重量大,成了軍事要道。

(4)海權時代

隨著人類對自然環境的探索和征服,不斷有新的地理發現和地域發展,軍事策略也隨之調整。

西方人到來之前,中國的戰爭戰略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掌握陸地地形,依據地理條件來進行防御或者攻擊;第二,注重戰略,不注重武器的發展。

西方人從海上發起進攻,并利用堅船利炮獲得速勝,顛覆了中國的傳統戰略,宣布了海權時代的到來。

自此,海洋已不再是屏障,反而成了最危險的所在,敵人可以從海岸的任何地方實施打擊。清末的主戰場已經從秦嶺、太行山這些地理要素轉移到了廣州、天津、大連這些海濱地區。

而一旦武器再次獲得了均勢,并注重了海防,以往的經驗仍然適用于未來的戰爭中。

清朝之后的陸地戰爭就又回到了舊的地理限制之中。日本人由海上侵略中國,占據了華北、華東和華南的平原地區,卻一直無法取得中國軍隊據守的西部高山地區,故始終無法完全征服中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為什么中國歷朝歷代的首都都在北方?
歷代王朝選擇都城的秘密,為什么唐后幾無政權在長安、洛陽建都?
中國歷史上五大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因素
從“首都”角度分析:北宋軍事為何強干弱枝?
為何新中國定都北京
從首都的選址,看一個國家的“取向”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善县| 安义县| 连江县| 五峰| 阜新市| 焉耆| 沙坪坝区| 九台市| 岳普湖县| 贵阳市| 龙岩市| 基隆市| 罗平县| 安吉县| 聂拉木县| 井冈山市| 蓬溪县| 贵南县| 白山市| 沾化县| 临泽县| 襄垣县| 余江县| 舞阳县| 楚雄市| 济阳县| 顺义区| 辽阳市| 诸城市| 东阳市| 丰县| 长治市| 肃南| 工布江达县| 克拉玛依市| 铜山县| 石林| 遵义县| 德庆县| 兴国县| 日喀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