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人工智能客服溝通的具體過程如下:
客戶點擊電商網頁上的在線客服,開始咨詢。
對話窗口顯示對方為人工智能客服,請客戶直接點擊已瀏覽商品或者已購買訂單繼續。
以下是聊天窗口示例:
根據頁面提示,客戶直接取消了一個重復購買的訂單,再對另外一個訂單要求保價補償。
人工智能客服回復30秒后確認。經過大約10秒,即確定了補償,并通知將在一到三個工作日轉到支付賬號。
至此,在線的咨詢到此結束,補償款在約4小時后到賬。
此次聊天全程均與人工客服溝通無異,人工智能客服的回復語氣自然、親切,對客戶輸入文字的語意判斷準確,響應迅速。
1,溝通效率
溝通是客服最重要的工作內容,如何確保信息的清晰準確,信息的保存以及進一步的分析,都是與工作效率息息相關的。
傳統的電話、郵件常常存在雙方的理解偏差、信息混亂,效率低下,且不利于做旨在改善的統計分析。
以下是常見的幾種溝通方式對比:
2,成本
人工智能客服可以全天24小時在線,不用休假,不會受情緒影響。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入發展,在深度學習的支持下、語音識別、智能預測、用戶畫像等功能將極大提升客戶的使用體驗。
因此,客服的日常工作以及新科技應用的成本都得以大幅降低。
傳統人工客服的工作內容簡單枯燥,但強度大且待遇低,職業發展空間有限。這導致員工的負面情緒多,效率低下,離職率偏高,企業的人力成本居高不下。
近年來,國內各大電商,包括一些傳統產業如銀行,均已經普遍使用了人工智能客服,有的已經負擔90%以上的客戶咨詢。
根據牛津大學于2013年發表的《THE FUTURE OF EMPLOYMENT: HOW SUSCEPTIBLE ARE JOBS TO COMPUTERISATION?》中對702個職業的測算,客服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可能性是55%。
這說明人工智能盡管有巨大的優勢,對人工客服有一定的替代性,但無法完全替代之。
人工智能技術必將深入影響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客服只是其中之一。
順天者逸,逆天者勞。了解大勢后,人們可以轉而專注在機器無法解決的一些場景、培訓人工智能等方面,未來一樣能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