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給定資料6”中的題字“歲月失語,惟石能言”能觸發人們許多思考和感悟,請參考“給定資料”,以“歲月失語,惟石能言”為題,寫一篇文章。(35分) 要求:(1)自選角度,立意明確,有思想性;(2)聯系實際,不拘泥于“給定資料”;(3)內容充實,語言暢達;(4)總字數800-1000字。
【寫作思路】
2013年的省級作文題題目要求圍繞“歲月失語,惟石能言”帶來的思考和感悟寫一篇文章,并給出題目,屬于命題作文,但“歲月失語,惟石能言”頗為含蓄,我們可以加副標題來點明題意;根據題目要求,考生可以自選角度,樹立其觀點和立意。通過分析給定資料,我們可得出材料反映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的問題,因此文章觀點立意就應該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保護”來展開論述。
資料1說明的是傳統婚禮習俗對凝聚鄉村生活文化的影響,是傳承民族精神的一種載體和形式;
資料2則從倒賣文物、缺乏文物保護意識、民間文化的沒落等入手分析了文化保護的必要性,尤其強調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同時也指出了某些官員在文化保護方面存在的誤區。
資料3指出在文化工程保護建設中要重視保留原真性和生命力,使其成為真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資料4通過媽祖文化的追溯和探討,突出其精神信仰的傳承。
資料5描述了民間手工藝-鶴溪缸窯的發展歷程和意義以及其面臨沒落的現狀。
資料6通過作家F對賀蘭山巖畫、皮影戲等獨特的地域文化的感悟,來引出其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所思所想,以及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如何保護。開頭部分從“歲月失語,惟石能言”感悟出發,得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將有助于提升我國的軟實力,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第二、三段提出結合材料和實際,提出兩個分論點并進行論證分析: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讓民俗文化“活”起來、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還要注重修煉內功。第四段通過引用溫總理的名言闡述文化發展對國家發展的影響,提升思想高度。并進一步指出其意義和發展目標。
【參考例文】
歲月失語 惟石能言
——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承續中華民族文化
被譽為“民間文化的搶救人”的作家F在看到雄渾壯闊、原始古樸的賀蘭山巖畫后,感慨良多,并留下“歲月失語,惟石能言”的題詞警醒后人。當千古歲月逝去,偉大的先人們卻為我們留下了“能言”的各種文化瑰寶,這些文化瑰寶不僅包括“有形之寶”,更有“無形之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揚。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將有助于提升我國的軟實力,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讓民俗文化“活”起來。真正的藝術在民間,民俗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文明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續的重要來源。但縱觀中國當下的社會形態,無論是傳統婚禮習俗,還是地方戲曲、皮影戲、剪紙、刺繡等各種鄉土藝術,都已逐漸沒落,取而代之的是各類外來文化。在各地泛濫的“仿古潮”中,大肆夷平歷史故地,無情摧毀傳統民居,斥巨資生造形象工程,生搬硬套虛假民俗和人物,這些對原有城市鄉鎮的破壞和重建,是對歷史文脈的割裂,最終形成毫無生氣的千城一面。拯救民俗文化,應重其內涵發揚,在融入生活、融入城市中煥發生機,在群眾的記憶里傳承。
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還要注重修煉內功。官員為了政績指標,不惜余力“申遺”成功,之后卻浮于表面,忽略“申遺”后的保護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個長期、持續的過程,需要有完善細致、科學合理的保護體制和建設規劃。這就要求我們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不要只做“面子”工程,還要做好“里子”建設:要完善法規,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有所遵循;加強對違規拆建、盜竊文物的執行力度,嚴厲打擊破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違法行為;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財政和人力投入;重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宣傳教育和推廣,大力號召全民保護,做到人人愛文物、人人傳精神。同時,還要學會去粗存精,撇棄陋習,留其精華。只有練好厚實的“內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才能行之有效。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一個民族真正有力量的決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響一個國家發展的進程,改變一個民族的命運。沒有先進文化的發展,沒有全民族文明素質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實現現代化。”作為歷史文化的“活化石”——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傳承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載體,也積聚了一個民族優秀的智慧和高超技藝,應是“前世之寶,后世寶之”。在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的同時,也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承續中華民族文明,構建一個真正的文化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