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說:“多言而不當,不如其寡也。”
夫妻相處是一門學問,離不開尊重、包容、理解。
互相貶低,于事無補;婆媳相爭,丈夫受氣;常鬧離婚,家無寧日。
夫妻之間,千萬別說這3句話;再好的婚姻,都會毀在話里。
1
貶低對方的怨話
作家柏楊說:“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男女。
婚姻生活者,半睜眼半閉眼地生活也。
如果眼睛睜得太久,或用照妖鏡照得太久,恐怕連上帝身上都能挑出毛病。”
夫妻之間,沒有偉人,也沒有完人。
我們整天面對的,都是枕邊那個平凡人。
共同生活一輩子,彼此磨合是常態,完美契合才是例外。
沒完沒了的抱怨,不會讓人改變,只會惹人生厭。
懂得經營婚姻的人,都能夠接受伴侶的不完美。
包容伴侶的壞脾氣,忍耐對方的臭毛病。
留洋海外的大文學家胡適,娶了個大字不識的小腳老婆江冬秀。
他在家不挑剔、不責備,還時常鼓勵太太,“勿恤人言”。
江東秀被哄得美滋滋,把胡適的日常生活,打理得處處妥帖。
在丈夫的教導下,江東秀開始學文化、學寫字。
讀懂古典小說,就連《紅樓夢》里每個丫鬟的名字,都能如數家珍地背出來。
一輩子很長,兩個人朝夕相處,必須相互欣賞。
不論男人還是女人,指責和數落的話,沒人愿意聽。
抱怨的話說太多,不僅傷害對方的自尊,還會消耗夫妻的感情。
夫妻相處,鼓勵永遠比數落動聽;贊美永遠比嫌棄管用!
2
指責長輩的氣話
《善生經》里講,夫妻雙方要相互尊重,更要尊重對方長輩。
彼此的父親母親、兄弟姐妹,都應像自家的一樣善待。
婆媳融洽,妯娌和睦,才是一個家最大的福氣。
楊絳和錢鐘書談婚論嫁時,曾經互通書信。
楊絳在信中說:“現在吾兩人快樂無用,須兩家父母兄弟皆大歡喜,吾兩人之快樂乃徹始徹終不受障礙。”
錢父看后大贊:“此誠聰明人語!”當即做主讓兩人成婚。
錢家是名門望族,規矩重,作風非常古板。
祖上規定,新媳婦進門,必須穿著紅裙,在錢家祖先群像前和長輩前跪拜磕頭。
弟弟錢鐘魯的回憶,是用“一套封建老規矩,壓在小輩頭上”。
換了別人,肯定要大鬧一場,覺得對方家庭不尊重人。
楊絳也不爭辯,向錢鍾書的父母磕頭跪拜,一切如儀。
好的婚姻,不是兩人搭伙過日子,而是兩個家庭的結合。
長輩跟晚輩,生活觀念不同,有些沖突也很正常。
不論意見怎樣不合,要多包容和理解,不要總抓著錯處不放。
想想父母含辛茹苦,將另一半養育長大,對待他們,不妨多懷一份敬意,多抱一份體諒之心。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遇見什么矛盾,私底下去化解。
不要老在伴侶面前,說對方父母的壞話。
那是他的父母,也是你的親人。
夾板氣吃多了,為難的還是自家人。
3
一拍兩散的狠話
《增廣賢文》道:“一日夫妻,百世姻緣。
百世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
兩個人結為夫妻,就應該好好珍惜彼此的緣分。
不要為一些小事爭吵,更多的是需要彼此的包容之心。
陳建斌和蔣勤勤結婚多年,生活中難免吵架拌嘴。
蔣勤勤是個暴脾氣,每次一生氣,脫口而出就要離婚。
對于妻子的這種行為,陳建斌很不贊同。
他說:“因為一些很小的、沒必要的事生氣,其實上升不到過不下去,非要離婚的高度。”
每次起了爭執,陳建斌也不跟妻子吵,而是戴上墨鏡,沉默不語。
等到兩人和好,蔣勤勤才發現,原來他是一直在暗地里難過。
戴上墨鏡,是為了不讓人看到他哭紅的眼睛。
《幸福婚姻法則》里說:“即使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曾有過100次離婚的念頭。”
生活總有些不如意,夫妻間有些摩擦爭吵,在所難免。
動不動就威脅對方,丟下幾句傷人的狠話,這樣的婚姻不會長久。
對待外人和顏悅色,卻把最壞的脾氣,最糟糕的語言留給彼此。
越陌生,越禮貌客氣;越親密,越無所顧忌。
絕情的話說多了,夫妻感情也就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