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區概況
肇慶星湖風景名勝區位于廣東省肇慶市,北依北嶺山,南臨西江,東距廣州市約100公里,水陸交通方便。肇慶風景名勝區由七星巖和鼎湖山兩大景區組成,總面積21.22平方公里。它不僅是我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同時也是首批國家4A級景區、全國十大文明風景旅游示范點。其中,七星巖景區面積約9.59平方公里,鼎湖山景區范圍包括慶云寺及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暨鼎湖山樹木園)所管轄的范圍。
七星巖景區 圖片來源:住建部
鼎湖山景區 圖片來源:住建部
肇慶星湖風景名勝區是以典型秀麗的石灰巖巖溶地貌和世界稀有的北回歸線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構成的自然景觀為主要特色,融自唐以來遺存375款題詠石刻的崖刻文化和唐開山興建的白云寺、明興修的慶云寺所承載的佛教文化為一體,是具有訪古攬勝、尋幽探險、科學科普、游覽觀光等功能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七星巖景區——波海綠道 圖片來源:住建部
二、景區資源特征
1.山水形勝,風貌獨特
奇峰怪石、峻巖挺拔,以水包山、山環水繞。七星巖景區內拔起的一群石峰,系石灰巖巖溶地貌,排列形似北斗,矗立在一片廣闊的水面之中。“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陽朔七堆山”是其絕妙的寫照,其景色形似桂林又異于桂林,景同西湖又別于西湖,自有其特色。
溶洞多姿,猶若迷宮。風景名勝區內溶洞有的寬敞穹隆,有的蜿蜓幽深,有的洞頂崩落見天,有的鐘乳溶滴成形,有的高洞暖煦,有的腳洞陰冷,形形色色,各饒風趣。最為罕見的是水洞,巖內有洞,洞中有湖,或是湖水蕩漾,或是地下長河,水清見底,洞腹行舟,宛若海底水晶宮。“腹中天地闊,常有渡人船。”自然風貌,令人陶醉。
七星巖景區——臥佛含丹 圖片來源:住建部
群峰競秀,層巒疊翠,云崖飛瀑,溪水長流。鼎湖山景區內有山峰10余座,主峰雞籠山高聳云端,而以三寶峰為中心的中峰圓秀,山體巍峨。山下峽谷陡峭,隨山勢起伏,溝壑曲延。穿行其間,山勢或高聳、或低平、或險峻、或舒緩、或幽蔽、或敞朗,變幻莫測,令人稱奇。山頂上的云煙,深谷的雨霧,濃蔭蔽日,溽暑清冽,一片清涼世界。
七星巖景區——星湖 圖片來源:住建部
以山帶水,鼎湖山景區內東有天溪,西有云溪,溪水隨山勢層跌,流水長年不息,急湍飛瀑,銀沫飛濺,巨雷聲震,空谷回響。大泉疊小泉,小潭連清溪,層層白練群,琤琤泉水聲,溪澗蹬道在懸崖峭壁間曲折瀠洄,真是“溪聲漸大人聲小,高巖瀑布飛難了。萬丈狂瀾五道奔,轟雷徹電忘昏曉。”成為其一大特色。
化石遺跡、山中寶藏。建國初,中科院和廣東省博物館曾分別派人到高要、羅定、封開等縣尋找哺乳動物化石和古人類遺物。在肇慶七星巖就發現了第四紀洞穴堆積,含有柯氏中國熊、大熊貓、東方劍齒象、中國犀、巨獏等化石。在七星巖景區中發掘的化石動物群無論在內容和數量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鼎湖幽勝 圖片來源:住建部
2.森林茂密,古樹蔥籠
峭壁森林。七星巖景區內的巖石和峭壁上多是百年以上古樹,蒼勁滋生,四季常綠,是石灰巖上罕見的奇景。懸崖上的榕樹枝繁葉茂,樹根與巖石纏錯,巨臂橫展,須根垂拂。峭壁旁的雞蛋花樹干虬曲,夏季一片濃綠,蛋花點點,芳香撲鼻。攀附在巖面上的劍花,循山穿石,直上巖頂,一派蔥籠。鳳凰木、紅花羊蹄甲等在不同季節依次開放,四時繁花似錦,盡顯嶺南風光。
季風常綠闊葉林、溝谷雨林。作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中國大陸第一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國際森林生態定位研究站,鼎湖山景區內有高等植物2500余種,鳥類、獸類等動物230多種,昆蟲900多種。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溝谷雨林、河岸林、常綠闊葉林及針闊葉混交林等10多種森林植被類型,形成了鼎湖山特殊的森林面貌。因此,鼎湖山景區又被譽為華南生物種類的“基因儲存庫”“活的自然博物館”。密布在景區內寺廟附近郁閉蔥翠的1000余畝自然林已有近400年的歷史,林中名貴樹種頗多,有觀光木、格木、鼎湖鉤樟等,寺廟中生長有白茶花、菩提樹、桂花、雞蛋花等數百年樹齡的古樹。密林、大樹、板根、藤蔓、奇花、異草,構成了獨具嶺南特色的南亞熱帶雨林植物景觀,也是歷史見證的活文物。
七星巖景區——天然宮殿 圖片來源:住建部
3.歷史悠久,古跡生輝
肇慶星湖風景名勝區早在1200多年前便是游覽勝地,歷代游人如織。風景名勝區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七星巖摩崖石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石峒古廟、榮睿紀念碑、鼎湖山摩崖石刻。鼎湖山景區內的慶云寺是全國佛教重點開放寺院之一。此外,還有諸多歷史悠久的建筑,以及古生物化石遺址等。
留存在七星巖景區巖石上歷代名士的題詠石刻,自唐代以來共有630余坎,是珍貴的歷史文物。就書法而言,有楷、行、草、隸、篆等;就體裁來看,有詩、詞、游記、題名、記事等形式;其內容寓景于情,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面貌,提供了研究歷史、書法、石刻工藝的資料。在這些石刻中,唐代文人兼書法家李邕撰文手書的《端州石室記》是書法藝術的珍品。尚有南明三朝(弘光、隆武、永歷)年號遺留9題,保存迄今,國內罕有。
鼎湖山景區——飛水潭 圖片來源:住建部
此外,鼎湖山景區開山所建的白云寺留傳至今的古跡有涅槃臺、圣僧橋、三昧潭、老龍潭等。景區內涅槃臺下的摩崖石刻“正法眼藏、涅槃妙心”為本地區留存最古老、最完整的石刻,是開山祖師智常所書刻。
星湖春色 圖片來源:住建部
水墨星湖 圖片來源:住建部
鼎湖春曉 圖片來源:住建部
云煙疊鼎湖 圖片來源:住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