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攝影:陰陽眼)
很多時候,人們因為沖動會購買一臺數碼相機,也因為開始的新鮮猛拍三千張照片,之后,大部分的相機卻束之高閣了。為什么?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你沒有拍出讓人激動、令人欣賞的照片。你沒有好PP上傳于網上,不能讓朋友分享,所以沒了信心,也因此沒了興趣。我們不能排除你試圖努力過:相機附送的《操作指南》你抽空就會看,你也去多個網站收羅了一大堆專業技術或技巧……但這幾乎很少幫到你。尤其對于希望保持“對準即拍,簡單快樂”的體驗者而言,那些專業技術或器材要求顯然離你們太遠了。
永遠記住攝影界里有一句格言:一流攝影靠想法,二流攝影靠技術,三流攝影靠器材。
所以千萬別為自己僅有一臺傻瓜級數碼相機而沮喪,那并非你拍不出好PP的借口。你現在僅僅需要做的是:心態歸零。從避免犯常識性錯誤開始,(糾正那些你不知道或一直不在意的錯誤),隨即掌握一些“獲取視野、對準即拍”的成功經驗或經典技巧。
攝影并沒有你想像的那么難。相反,拍出生動有趣或激蕩人心的照片,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攝影經驗空白不要緊,追求操作簡明扼要、快捷易用也不再是奢望,以下的內容正是為你而編的。
好照片是怎么拍成的?
按下快門是開始也是結束。開始總很簡單,而結局千差萬別。那些引人入勝的、經久耐看的照片是如何拍出來的?他們有什么共同的成功秘訣?
《美國紐約攝影學院教材》給了我們一個答案:那些具有攝影家眼力的作品總是那么經典和引人入勝。更具體的說,要是你拍的照片達到如下3個標準那么它不經典也算是出色的作品了。
第1招:
讓你的照片具備一個鮮明清晰的主題,(是人、是靜物還是一件事?)你需要清晰的表達出來,而不是模棱兩可或面面俱到。
第2招:
一幅好照片必須把注意力引向被攝主體,你需要觀眾一下子注意到你的主體,因為這個主體是你要表達的核心。
第3招:
讓你的照片更簡潔,那些不能烘托你主體、甚至分散注意力的元素要統統壓縮或排除。
第4招:
讓肖像不變形的簡單方法,是離被攝人物站位盡量保持距離,盡量不用廣角鏡,肖像照適于用80-90mm鏡頭拍攝。
第5招:
獲得淺景深(讓主體背景模糊)的方法,是盡量使用大光圈,長焦距,(如果有條件),讓人物站位離背景盡量遠。
第6招:
讓拍攝對象根據場景站立、屈體、依靠、坐下或躺下。
第7招:
注意在靈活應用整體姿勢時,讓拍攝對象的手有所動作,如摸頭、撩頭發、撫面、脫腮、按嘴角、摸頸部、拉衣襟、撩臂膀、叉腰、擱大腿、撩腳部(如拉鞋帶),總之,手部動作可以在全身上下自由摸索,核心是保持自然和有助于表達情緒。除此之外,手部還可以捏拿道具,如帽子、眼鏡、絲巾、書籍、香煙、足球、一枝花等等,以此活化照片,讓形象更生動。
第8招:
拍攝帶POSE單人像時,你要特別留意對象的頭部和肩膀。通常,頭部與身體盡量不在一條直線上,雙肩及雙腳忌平行。
第9招:
在單人像攝影時,攝影師晝與被攝對象保持距離以避免人物變形,在構圖上,通常對角線方式是最保險的。
第10招:
如果被攝對象實在擺姿勢困難、著裝或身材不好表現,那么請你盡量拍攝半身像或大頭照,此時被攝對象的表情是你唯一應該抓住的。
第11招:
在強烈日光下拍攝,需要注意對象遮陽以避免眼神不自然,多用側光,以讓對象棱廓分明;盡量少用逆光拍攝人物,太陽光對鏡頭的照射可能會使光學元件退化,從而減損圖像的效果。需要逆光拍攝時,你只需把陰影擋在鏡頭上,而不讓遮蔭的物體(如帽子、手掌等)進入到畫面即可。
夜景中的人像拍攝比較難,糟糕的PP不是人物面龐太暗看不清楚,就是因閃光生硬導致人物面龐過亮、背景暗淡。對初學者而言,簡單可以從三方面來緩解矛盾。
第12招:
首先調高感光度,關閉閃光(強制不閃光,相機的閃光系統很高明除外);其次讓被攝對象盡量在光線較亮的環境中(如路燈下)保持姿勢不動;最后拍攝時用慢快門(最好有三腳架),讓曝光足夠成像。
第13招:
背景亮光一般用閃光燈補充,使前景人像更明亮,如果能用散射閃光燈,效果會更柔和。
第14招:
到街上、主題活動場所或突發事件現場,抓拍事件內外的人物表情及關系等,注意不用閃光、寧靜拍攝,多用長焦鏡頭,埋伏拍攝效果更佳。抓拍的速度可以訓練,但能拍到感人的作品,真諦盡在意識、感受和發現。
第15招:
生活中的合影拍攝,擺自然姿勢拍出氣氛不僅是你首要考慮的,人物之間的關系更要追求淋漓盡致的反映。
第16招:
不要試圖把所有風光照拍得大而全,確定拍攝一個主體,其它的景物若不能烘托就壓縮或排除掉,默默感受一下這個主體,用一個形容詞來概括它。例如:拍一座堅固的橋,拍一個古老的村寨,拍一面恬靜的湖水,拍一個悶熱的菜市、拍一位憂傷的母親、拍一條懶洋洋的狗……
第17招:
角度的選擇是用來凸主題的,如前所講的“形容詞”,如果這個角度是最能反映你所表達的主題(意境),那么就使用這個角度,不管要走多遠的路。例如拍瀑布,三種角度很分明的表現了瀑布的洶涌(仰拍)、瀑布的寬廣(平角)和絢麗(微俯拍)。
介紹幾種典型的構圖
在很大的程度上,構圖決定著拍攝主題的實現,決定著作品的成敗。構圖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畫面當中以獲得最佳布局的方法,是把形象結合起來的方法,是提示形象的全部手段的總和。對攝影初學者而言,這聽起來相當復雜,我們在此簡單說明基本構圖的方式。
第18招:
在確定主體并確定表達意境的前提下,通常有井字形、三角形、斜三角形、垂直式、斜線式、水平式、曲線式幾種方法。
第19招:
黃金分割的適當應用。對初學者而言,黃金分割手法的學習和應用必不可少,很多教材把黃金分割構圖另稱為“三三交叉法”,在交叉點“黃金分割點上”表現主體通常是實用和完美的。
大部分的傻瓜機是中心自動對焦成像的,如何把前景(如人像)凸顯在黃金分割位置成了一個難題。這就需要半按快門技巧的應用,(實際上大部分的傻瓜機操作手冊有這個實用技巧的說明。
第20招:
先用鏡框中心對準前景,(讓相機定焦于你要拍攝的主體上),此刻半按快門,再移動鏡頭,把主體擺放于你設想的黃金分割拉上,最后徹底按下快門,完成拍攝。
第21招:
烈日下拍攝風光建議用小光圈、曝光補償減低1-2級、感光度降低,并讓白平衡調整在太陽天模式。有遮光罩效果更佳。
第22招:
一個穩定的三腳架必不可少,盡量將對焦點手動對準明亮的景物上,對準焦后再鎖定焦距進行構圖,少用自動白平衡,嘗試用“白天”或“室外”模式,強制不閃光,用光圈優先曝光是比較保險的;如果有遮光罩效果更佳。
第23招:
對準白色物體手動調整白平衡,視白色面積加強曝光補償1-2檔,如有UV鏡安裝,可以避免色彩偏藍。
第24招:
采用大光圈、較高感光度、快門一般以使用1/30秒至1/60秒速度為好,可以強調雨水降落時的動感;選擇灰墻、綠樹、山巒、深色建筑物、山洞等物體作背景,逆光或側光拍攝效果更佳。
第25招:
在名勝地拍攝與眾不同的照片,讓名勝烘托你的故事(主題)。
第26招:
拍到更富張力的運動照,建議在運動的高潮瞬間拍攝成像,注意主體(人物)表情,光線要明亮,通常那些肉眼看不清特征的高速運動情景適宜快快門使用。
慢快門使用:低速快門創造動感
第27招:
用慢快門與追隨拍攝技法或變焦拍攝技法結合,使運動主體在畫面上是清晰的,以背景上流逝狀的線條或主體周圍放射狀的線條,可以將主體的運動強烈烘托。
數碼微距拍攝的技巧
第28招:
拍攝時應該盡量仔細選擇焦平面的位置,把需要表現的細節盡量放在一個平面內,并使這個平面與相機后背平行。
第29招:
控制光線的方向和質量,拍攝微距應該盡量避免陽光直射,那樣容易產生高反差,把有的細節抹掉了。
第30招:
在拍攝時要運用高快門速度(最好高于1/200秒),如果光線不足的情況下最好能使用三腳架。如果被拍物是動物和人,我們就要突出其特寫神態。如果被拍物是靜物,就突出它有特色的地方,比如一座被晨光照著的山峰,我們就去拍攝它被晨光照射的部分。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敬請轉發給更多的朋友分享哦。
(文來自網絡, 版權所有,僅供學習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原創:來吧,好好欣賞她那曼妙的舞姿吧!一幅攝影作品的創作筆記
讀樹如人,如歌的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