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亮點
——16張配圖均為獲獎或獲刊登在專業(yè)攝影報的作品
——16幅作品均為作者用手機所拍攝
——16幅作品均在與相機作品同臺競技中勝出
——全文5130字,引用道家經(jīng)典7次
隨著智能手機產(chǎn)業(yè)迅猛發(fā)展,手機所拍攝的照片質(zhì)量,已經(jīng)超過了10年前的專業(yè)單反相機,手機完全可以勝任記錄、新聞、社交、插圖、設(shè)計、參賽、娛樂等大部分拍攝任務(wù),用手機拍攝的作品,基本滿足絕大多數(shù)用途的需求。
但由于空間、硬件和成本等的限制,現(xiàn)在手機拍攝的照片在畫質(zhì)和景深等諸多方面仍然無法與單反相機相提并論,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這并不影響手機拍攝的作品與單反相機拍攝的作品同臺比賽時一競高下,手機作品也并非想象中的那樣不堪一擊,恰恰是相反。作者2月4日的這篇文章誰說手機一定不如相機?(超鏈接,可點開),就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本期文章是對這個問題的進一步探討,解決手機如何勝相機的問題。那就是,讀一讀道家的經(jīng)典,活學用于指導拍攝實踐,手機完全可以勝相機。為了便于閱讀,作者盡可能使用淺顯明了的文字來表達,畢竟道家經(jīng)典怎么也是2000多年前的著作。
《一路秋色》,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于吉林省長白縣十五道溝,獲選登在2017年11月22日《人民攝影報》第14版“佳作”“秋色宜人”主題征稿欄目;獲主辦中國手機攝影獎的瀚圖影像稱贊并入選其編輯推薦作品
1.注重畫面簡潔,這相當于避開了手機攝影的短板
《莊子·天道》里談到,“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這個道理于現(xiàn)代才興起的攝影同樣適用。對于攝影來說,畫面簡潔非常重要,它是好照片的三個基本原則之一,是構(gòu)圖的基本要求,同時簡潔有利于突出主體,有利于表達鮮明的主題。對于手機攝影就更重要了,因為畫面簡潔對畫質(zhì)細節(jié)的要求相對低一點,這就相當于避開了手機攝影的短板。
過去的兩年,作者在攝影創(chuàng)作過程中就特別注重汲取道家經(jīng)典這一美學觀點,尤其在手機攝影實踐中。個人的體會和經(jīng)驗是:做到畫面簡潔、主體突出、有故事,就相當于拍好照片成功了一半。
《悠閑時光》,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于廣西北海潿洲島。為主辦中國手機攝影獎的瀚圖影像稱贊作品;曾入選2016年“特奢匯”杯精準扶貧·影像中國第九周手機組入展作品;這幅作品在與單反相機所拍攝的作品同臺競技中脫穎而出,獲《人民攝影報》2016年度月賽12月號三等獎,獲刊登在2016年12月28日《人民攝影報》第11版“園地”欄目
《漫步古鎮(zhèn)》,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于浙江嘉興桐鄉(xiāng)烏鎮(zhèn),為《古鎮(zhèn)拍攝的8個“重要”》附圖獲刊登在2017年4月12日《人民攝影報》第15版“技術(shù)”欄目
具體如何做到畫面簡潔,可參考作者的這篇文章手機攝影畫面要簡潔,全在做好這道小學數(shù)學題(超鏈接,可點開)。
2.較之于單反相機,手機攝影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
現(xiàn)在的手機攝影可謂風生水起,全民攝影、全時空攝影逐步走向現(xiàn)實,“手機攝影的春天已悄然來到”的說法一點都不夸張。很多以前使用相機拍攝的,紛紛改弦更張使用手機拍攝,從此相機“門前冷落鞍馬稀”。但如果因此否定相機,認為相機很快會被手機淘汰,就過于偏激了。
《道德經(jīng)》有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就是要求做到知己知彼。很明顯手機的定位和優(yōu)勢是輕巧與便捷,單反相機的定位和優(yōu)勢是專業(yè)與品質(zhì)。手機與單反相機在硬件、軟件上還不是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它們之間沒有可比性,也不存在所謂的競爭關(guān)系。
對于手機攝影而言,一定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長處與短板,要充分發(fā)掘并發(fā)揮它的輕巧、便捷等潛力和優(yōu)勢,同時注重拍攝細節(jié)和竅門,避開手機攝影畫質(zhì)不理想等的短板,才是明智的做法。我們不可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但完全可以做知己知彼,百戰(zhàn)而少殆。做到了知己知彼,手機作品在與單反相機拍攝的作品同臺競技時成功突圍,是完全有可能的。
《相約小七孔橋》,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于貴州荔波,入選《人民攝影報》2016年8月8日“愛在七夕”圖片征集,獲“人民攝影收藏”專屬證書;為主辦中國手機攝影獎的瀚圖影像稱贊作品。獲“人民攝影收藏”專屬證書的13張作品中,大部分為相機所拍攝,作者這幅手機作品能入選其中,也很好地證明了手機作品的實力
相比于單反相機,手機的長處和優(yōu)勢很多,作者這篇文章為什么用手機拍攝?手機攝影有到底有哪些優(yōu)于單反相機?這份清單堪稱史上最全!(超鏈接,可點開)有著詳細的介紹。長處和優(yōu)勢利用好了,作品同樣可以出彩。以下幾張照片都是充分利用了手機自身優(yōu)勢的例子,所拍的作品與單反相機的作品相比較,同樣有著不俗的表現(xiàn),有的甚至遠超單反相機的作品。
《醉美小徑》,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于廣州市花都區(qū)花果山公園,獲花都區(qū)圓玄杯手機攝影大賽入圍獎;為《學攝影不妨用手機》附圖獲刊登在2017年5月31日《人民攝影報》第12版“影吧”欄目
上圖正是發(fā)揮了手機的便攜性,在公園休閑散步時拍攝的。當時身上沒有帶相機,于是用智能手機拍攝便成了首選,也是唯一的選擇,對準前面的落花合焦拍攝,后半部分就虛化得相當漂亮,呈現(xiàn)朦朧美。
《快樂時光》,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于廣州市花都區(qū)寶華路,為《學攝影不妨用手機》附圖獲刊登在2017年5月31日《人民攝影報》第12版“影吧”欄目;獲主辦中國手機攝影獎的瀚圖影像稱贊并入選其編輯推薦作品
上圖則是利用了手機本身“友好”、隱蔽性好的優(yōu)勢,靠近拍攝的,由于沒有受到干擾,人物表情自然、真實、有趣,富有感染力。
《全景視野》,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于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大湖省級鳥類生態(tài)濕地保護區(qū),為廣東省攝影家協(xié)會主辦的紀念海陸豐蘇維埃政權(quán)成立90周年暨"紅都之旅"旅游風光攝影大賽入選作品
據(jù)了解,上圖獲獎的這個攝影大賽參賽作品絕大多數(shù)為相機所拍攝,這幅手機作品在與相機作品同臺比賽時勝出,主要勝在全景拍攝,勝在全景作品的稀缺性。用相機拍全景可麻煩了,需要拍攝很多張,回去用軟件接片,費時又耗力。對手機而言,全景拍攝可是它的強項,拍攝起來簡單直接,只要點下“全景拍攝”鍵,平穩(wěn)地轉(zhuǎn)動,幾秒鐘就輕松實現(xiàn)全景拍攝。
可見,把握好手機自身特有的優(yōu)勢,作品拍出彩其實并不難。
3.學會順勢而為,是制勝的基礎(chǔ)和和竅門
《莊子·外篇》講到,“是故鳧(讀音:fú,“野鴨”的意思)脛雖短,續(xù)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故性長非所斷,性短非所續(xù),無所去憂也。”“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陸行莫如用車。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陸,則沒世不行尋常。”“是猶推舟于陸也!勞而無功,身必有殃。”所以,對于手機攝影,放棄自己的優(yōu)勢、不顧自己的弱項,不切實際強調(diào)畫質(zhì)與景深等,是不可取的。唯有揚其所長,避其所短,“安時而處順”(《莊子·內(nèi)篇·大宗師》),才是硬道理,才有可能拍出好作品,才有可能勝過相機。
小米科技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雷軍曾說過:“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他自己解釋這句話源自《孫子兵法》,是為了說明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本質(zhì)是找到風口,順勢而為。手機攝影也一樣,學會順勢而為,拍好照片自然不難。
既然手機畫質(zhì)不理想,那么就少拍人像多拍風景
《小七孔橋之秀色》,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于貴州荔波,獲選登在2016年7月27日《人民攝影報》第14版“佳作”“雨天紀事”主題征稿欄目;為主辦中國手機攝影獎的瀚圖影像稱贊作品
既然手機容易產(chǎn)生噪點,那么就少拍人物正面多拍背影、影子
《合影》,使用Nokia N8-00拍攝于廣州市花都區(qū)梯面鎮(zhèn)羊石水庫,為《手機拍片出彩要點》附圖獲刊登在2013年8月28日《人民攝影報》第13版“談影論道”欄目
既然手機的傳感器寬容度弱,那么就盡量選擇光比小的場景拍攝
《白馬水鄉(xiāng)》,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于廣東梅州蕉嶺,獲刊登在《中國攝影報》2017年2月7日第7版“去哪拍”欄目
既然手機高感光度時表現(xiàn)差,那么就選擇“拍亮不拍暗”
《祈福歸來》,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于廣東省大埔縣高陂鎮(zhèn),獲刊登在2017年1月11日《人民攝影報》第11版“園地”“自說自拍”欄目;為主辦中國手機攝影獎的瀚圖影像稱贊作品,入選主辦中國手機攝影獎的瀚圖影像“一聲媽媽,滿眼淚光”母親節(jié)手機攝影專題展;獲《廣州日報》手機攝影月賽2017年5月三等獎
既然手機只有數(shù)碼變焦,那么就“知行合一”地實踐“變焦靠走”
《古鎮(zhèn)日常》,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于上海市青浦區(qū)朱家角古鎮(zhèn),作為《朱家角:水鄉(xiāng)古韻慢生活》附圖獲刊登在2017年5月5日《中國攝影報》第11版“發(fā)現(xiàn)”欄目
既然手機色彩表現(xiàn)不理想,那么就后期處理成黑白調(diào)
《送子來鳳橋上的“故事”》,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于浙江省嘉善縣西塘古鎮(zhèn),獲選登在2017年5月3日《人民攝影報》第14版“佳作”欄目;為主辦中國手機攝影獎的瀚圖影像稱贊作品。這幅作品在《人民攝影報》第14版刊發(fā)的全部9幅作品(多數(shù)為單反相機所拍攝)中所占的篇幅最大,而且還是居中位置。如此看來,手機拍攝的作品是毫不遜色的。編輯點評:“兩對人物、三張笑臉,使畫面看似充滿歡樂氛圍,然而這面幾乎占滿畫面的“留言墻”卻讓人笑不出來。為尋得一處空白,墻內(nèi)興致大發(fā)的小情侶拼盡了全力,而墻外經(jīng)過的二人正好被框于窗內(nèi),呼應巧妙、對比生趣。文明旅游靠大家,作者也算用這幅生動精彩的抓拍作品為倡導文明旅游做出了貢獻。”原圖背景色彩還原不理想,而且太搶眼,對突出主體造成干擾,所以后期處理成黑白作品,以消除背景色彩對主體的影響
手機作品處理成黑白調(diào),是作者一個屢試不爽的“法寶”。經(jīng)粗略統(tǒng)計,作者有近三分之一強的獲獎(包括獲刊登在專業(yè)攝影報)手機作品,是黑白調(diào)的。
《鏡秀山村》,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于貴州從江加榜梯田,為《當過影賽評委之后》附圖獲刊登在2016年8月10日《人民攝影報》第12版“影吧”欄目;獲“神秘從江”國際攝影比賽手機類(2016)五月人氣獎。作品拍攝于剛下過雨的清晨,環(huán)境暗,照片有噪點,于是就處理成黑白作品,比原來的彩色效果好
上面幾幅手機作品,就是順勢而為的成功例子。
4.注重創(chuàng)新,練好“攝”外功夫
《莊子·田子方》講到這么一個故事,“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后!”就是告誡我們,做事不可人云亦云。攝影也一樣,尤其是手機攝影,本身還另外受到硬件軟件的制約,更不可人云亦云。手機攝影時,應該有自己的視野,有自己的創(chuàng)意,有自己的思想,這樣才能拍出與眾不同的作品,也只有這樣才能拍出精彩的作品。
《三峽風光》,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于重慶市忠縣石寶寨,獲選登在2016年12月6日《中國攝影報》第4版“家園”“水畔”征稿欄目。《中國攝影報》編輯作如此點評:作者選用窗格作為前景進行拍攝,框式構(gòu)圖帶來新穎的視角。畫面正中的圓窗將三峽風光框在其中,頗似中式團扇扇面。入選“水畔”主題征稿的作品中,大多數(shù)為相機所拍攝,手機作品入選其中,也說明手機作品同樣杠杠的
《窗外景與色》,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于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qū),獲選登在2016年11月9日《人民攝影報》第14版“佳作”欄目;為主辦中國手機攝影獎的瀚圖影像稱贊作品。《人民攝影報》編輯評析:窗是鏡中的景,景是窗中的影。獨具慧眼的作者發(fā)現(xiàn)了這扇紅綠相間、色彩明快的窗戶所具有的圖案和色彩趣味,并在窗內(nèi)等來了可作主體的景物,不過這個主體的魅力有點不足以與背景相匹配
由上兩圖獲刊登在《中國攝影報》《人民攝影報》的例子可見,手機攝影注重創(chuàng)新,下功夫于手機外,拍出好作品,拍出專業(yè)水準,拍出勝過相機的作品是完全可行的。
作者試著總結(jié)全文
道家經(jīng)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到了今天依然歷久彌新。手機攝影則是一個全新的領(lǐng)域,一旦偶遇上道家經(jīng)典,同樣可以撞出火花,同樣可以為我所用。所以,讀讀道家的書,善于從中汲取精華和營養(yǎng),活學活用道家經(jīng)典于手機攝影,其所拍攝的作品在以單反相機作品為主場的競技場上勝出,并不是什么難事,完全可以做到。這也是作者的體會和經(jīng)驗。
本文是作者在今年11月12日“處女”手機攝影講座“獲獎手機作品的賞析與手機攝影技巧的分享”中的第五部分內(nèi)容“我使手機勝相機”,在此基礎(chǔ)上修改并補充完善了部分內(nèi)容。
從聽眾的反饋來看,我的“處女”手機攝影講座,座無虛席!好評如潮!(超鏈接,可點開)。應聽眾的要求也把講座的內(nèi)容逐期發(fā)布,前四部分已在本公眾號發(fā)布:
第一部分內(nèi)容:手機攝影的春天悄然來到,你準備好了嗎?(超鏈接,可點開);
第二部分內(nèi)容:我,帶上手機去旅行,順道掙路費。你,同樣可以做到!(超鏈接,可點開);
第三部分內(nèi)容:“手機黨”如何加入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超鏈接,可點開)。
第四部分內(nèi)容:你一定不知道!攝影用手機從身邊開始,有N多好處!孟子也關(guān)注!(超鏈接,可點開)
余下的第后一個部分內(nèi)容,經(jīng)過適當修改并補充內(nèi)容后,將在本公眾號下期推送,敬請期待。
發(fā)布 手機行攝(本文由手機行攝原創(chuàng)首發(fā),其他公眾號轉(zhuǎn)載須在后臺聯(lián)系授權(quá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