闔家團圓
今又重陽
重陽知多少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與清明、除夕、七月半并稱為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縫九,又稱“重九”,所以重陽節別名重九節,雙九節。
古時重陽有秋游賞菊、登高祈福、拜神祭祖、佩茱萸、戴菊花等習俗,在21世紀的今天,又衍生出了敬老等豐富內涵。
重陽小來歷
相傳,在東漢時期有個名為桓景的男子,其所居之地瘟魔橫行,為了保護鄉親,他不遠萬里向仙人費長房拜師學藝。
九月初九那天,桓景把仙人所賜的茱萸葉和菊花酒分給鄉親們,瘟魔不敢靠近,最后,桓景憑一身本事殺死了瘟魔。
從那時起,人們便過起了重陽節,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此時此夜難為情】
思及先人,念及親人,愿你我此刻同一曲。
【九月九日眺山川
歸心歸望積風煙。】
這是古人的浪漫。
【重陽思親,也思往事,歲月浮沉。】
在我們記憶深處,有一段不老的記憶與感情,方才不負這場來過。
重陽共吟詩
九日齊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下面這首詩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吧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陽敘溫情
吃吃重陽糕,喝喝菊花酒,
把酒言歡,不問歸期,共敘溫情。
即使異鄉他客,也當一通電話,與親人嘮嘮家常,問問家里的情況,傳達自己的想念。
或與老朋友聊聊,看看曾經的鮮衣怒馬少年郎是否已達初衷。
這一天,我們要互相聯系祝福、互相勉勵、互相祝福,方才不負這歲月靜好,這佳節美意!
看那夕陽無限好,
何須惆悵近黃昏。
愿你重陽幸福快樂,
愿你此生赤忱善良。
愿你歷經千辛萬苦,
終于找到歸處,
愿你過盡千帆,
不負如來不負卿。
九九相逢是重陽,
秋高氣爽菊花香,
步步登高人吉祥。
如此,重陽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