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金”屬于勞動者依法享有的勞動報酬
克扣年終獎這項規定在內容上顯然是不合法的,其實質是克扣了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違反了《勞動法》關于用人單位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規定。因此,該規定因與法律規定沖突,應屬無效。
一是爭議雙方的勞動合同及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二是同工同酬的法律原則。
根據《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四條規定“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顯然獎金屬于工資的構成部分。而《勞動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年終獎,不僅是對一個員工整個年度工作成績肯定,同時也是企業回報員工基本方式之一。由于用人單位采取這種克扣年終獎的方式來降低成本大多涉嫌違法,所以會在行業內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嚴重損害用人單位的公眾形象,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進而影響到整個公司發展。所以企業不能僅考慮到控制用工成本,而應該建立起合理、公平、健全,能激勵員工良性競爭年終獎評核制度, 建議用人單位獎金發放的標準應跟員工的績效考核結果相掛鉤讓真正為公司多做貢獻員工拿到自己應得獎勵,這才是企業精神文明體現,也是企業發展之本,更是構筑和諧社會的根本體現。
根據《國家統計局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工資總額是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體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由記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六部分組成。其中,獎金一項是指支付給職工的超額勞動報酬和增收節支的勞動報酬,包括生產獎等。對于生產獎的范圍,根據《國家統計局<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若干具體范圍的解釋》主要包括超產獎、質量獎、年終獎(勞動分紅)等。由此可見,年終獎是獎金的一種,它是工資的一部分,屬于勞動報酬的范圍。
勞動法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年終獎屬于勞動報酬,所以也必須遵守同工同酬的原則。年終獎的發放并不是企業可隨意而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