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我們一起學健康~漲姿勢~
“痛在關節,病在軟骨”,骨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半月板損傷、風濕關節炎等疾病雖病理各不相同,但大多是軟骨磨損、撕裂、破壞等原因引起的,不僅會限制人體活動,還會引發癱瘓風險,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生活中隱藏了哪些危險因素?如何自測、修復受損軟骨?
關節軟骨是關節中組織結構最精細的部分,起到緩沖壓力、潤滑關節、協助行走,完成關節的各種生理功能。但關節軟骨在退變中磨損會變薄,甚至消失,也會出現增生,甚至殘疾。生活中如何避免最傷軟骨的6大習慣?
1 久 站
人體在站立時很容易將重心只放在一條腿上。短時間內,會讓人覺得比雙腿著力更舒服,但長時間如此,會增加膝蓋壓力,造成腰椎兩側受力不均,導致腰背疼痛、頸椎骨質增生、椎間盤退化等頸腰椎疾病。
可以在長時間站立的時候雙腿放松,兩腳呈90°,類似稍息的動作。
2
蹺二郎腿
蹺二郎腿看似悠閑舒適,但會引發疾病。一方面會直接損傷膝關節。另一方面容易彎腰駝背,導致脊椎從“S”形變成“C”字形,引起脊柱退化,如:腰椎間盤突出等。
長時間屈膝也會損傷膝關節,尤其是老年人。
3
提重物上樓梯
研究證明,在上樓梯時,人體膝關節承受的壓力為體重的 4倍,下樓梯時,膝關節承受體重的 8倍壓力,即使空手上下樓梯,都可能損傷膝關節。而當人體提有1kg的重物時,膝關節要承受7kg的重量。提重物上樓梯,進一步加大膝關節的傷害。
上下樓梯時盡量扶扶手,不要提重物,也不要跨多個臺階一步走,尤其是老年人。在平地行走時,也建議使用小推車提重物。
4
運動量過大、過于激烈
運動員關節受損的報道屢見不鮮,尤其是從事對抗較為激烈的運動,如:足球、籃球等運動。
如在受傷后未完全康復的情況下繼續參加激烈運動,不僅減緩愈合,還會擴大受傷范圍,加重病情。
5
低頭族
長時間低頭看手機、電腦,容易使肩頸緊繃、腰椎負擔加大,導致肩關節損傷、頸椎過早退化,容易患頸椎病,甚至椎間盤突出等疾病。
6
選擇不合適的鞋子
?、?尖頭鞋的前腳掌較窄,走路時力量分布不均勻,對踝關節、膝關節、胯關節都有影響;
?、?硬底鞋對壓力的緩解較弱,無法有效緩解地面與腳的沖擊力,易引起腳跟、膝關節受損;
?、?穿拖鞋走路時身體前傾,腳不穩,對膝關節和關節軟骨損害很大;
④ 穿高跟鞋時,走路不穩,會帶動踝關節晃動導致崴腳,危害膝關節健康,也會出現疲勞骨。
選擇鞋子時,前底應柔軟,有一定的厚度;鞋碼比腳大0.5-1cm;帶有2-3cm的后跟,走路較穩當。
關節囊滑膜產生的液體,又叫做關節液。當膝關節發生炎癥時,特別是細菌性的炎癥,關節滑膜分泌的關節液就會出現異常,腐蝕關節。
1
金黃色葡萄球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人類化膿感染中最常見的病原菌,其引起的關節炎,破壞性非常大,抗藥性非常強,幾周時間就會對軟骨有很大的損傷,多見于春夏季,需特別注意。
2
細菌繁殖區
以下 4個生活區域容易滋生細菌:
?、?長期不更換的手機殼容易滋生細菌。
?、?長期不清洗的冰箱密封條容易滋生細菌??梢杂妹藓炚喝⊙栏嗤磕ㄔ诒錀l上,靜置3分鐘,再用毛巾或軟布輕輕擦拭干凈。
?、?洗手液瓶子,據調查25%洗手液瓶子上都帶有糞便細菌。
?、?淋浴噴頭易生銹,也易滋生細菌。定期清洗淋浴噴頭可減少細菌傳播。將淋浴噴頭浸泡在白醋中1個小時后,用棉質抹布輕輕擦拭噴頭表面出水嘴處,隨后將噴頭重新接入通水。
人體有7大關節,上千萬小關節,是連接骨頭的紐帶和人體活動的支撐點,而軟骨是關節面的保護墊。如何自測骨關節是否受損?
1
走大猩猩步
雙膝屈膝,內翻下蹲后行走。如果走大猩猩步時感到疼痛,預示軟骨有損傷。這是測試半月板完整程度比較嚴格的方法。
2
久坐站立
坐久之后一下子站起不來,證明關節明顯受損。
3
疼痛感
蹺二郎腿后,用手摸膝關節膝眼的位置,順著凹陷的地方一直往下摁,如果有酸的感覺說明沒有太大問題。如果疼痛特別明顯,說明半月板明顯損傷。
4
腿發軟
單腿跳時腿發軟,甚至瞬間跪下了,說明膝關節的韌帶和軟骨受到了損傷,要及時就診。但不建議在有外傷的情況下用這種方法自測。
5
O型腿或X型腿
一定程度上,腿型由先天決定,但也可能是生活習慣造成的。O型腿或X型腿人群,說明膝關節軟骨已經出現了損傷,且軟骨損傷會進一步加劇腿型的改變,需更好的保護膝蓋。
氨糖,是形成軟骨細胞的重要營養素之一,也是軟骨基質和關節液的基本成分,廣泛用于骨關節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但它是運用尖端技術從海洋生物體中提取的純天然物質,一般不存在于日常飲食中。
1
人體內的氨糖趨勢
人體在30歲之后,氨糖的含量不斷降低且不再生成;45歲以后,人體內的氨糖含量只相當于18歲時的18%;60歲以后,氨糖在人體內的含量已微乎其微,是中老年人關節軟骨不斷退化和磨損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氨糖的修復作用
治療和預防骨關節炎最重要的物質是軟骨中的蛋白多糖,氨糖是構成關節軟骨中蛋白多糖和粘多糖的物質,可修復軟骨,潤滑關節。
① '通',即疏通關節囊壁的血管,增加關節部位支撐力,緩解疼痛;
?、?'清',即清除關節腔中的雜質,促進骨質新陳代謝,改善關節腫脹,提高靈活度;
?、邸靶蕖?,即修復受損的關節軟骨,有效遏止軟骨的破損,關節活動障礙消失;
?、堋把a”,即補充關節流失的營養物質,達到治療與預防功效。
保護軟骨,重在預防,避免不良習慣。一旦發生輕微損傷,一定要及時治療修復,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1
科學鍛煉
科學適當的鍛煉方式,才能有益健康。有膝關節炎的人,游泳和散步是最好的運動方式,既不增加膝關節的負重能力,又能讓膝關節四周的肌肉和韌帶得到鍛煉,但得掌握鍛煉的強度??繅ο露?,也可鍛煉膝關節周圍的肌肉,推遲膝蓋老化。(靠墻下蹲方法,點擊查看)
2
適當減輕體重
肥胖會加重關節面的負擔,使關節結構加速磨損、老化,引起變形性關節炎。同時,肥胖還會通過其它代謝并發癥間接影響關節,如:糖耐量異常、脂質異常癥等。
從事體力活動者,稍下蹲后再搬重物,且盡量減少負重量。
3
做好防護工作
運動時,適時佩戴護膝產品,防止摔倒等緊急情況的發生;平時避免關節受潮、受涼,尤其在換季、出汗、睡眠時,防止風寒潮濕侵襲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