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后,你離家越來越遠;一年回家的時間加起來不過半個月而已。
回家的那一天,你遠遠就看到于村頭開心等候你歸來的爸媽;那一天,爸媽接過你手中的行李和禮物,高興地一前一后帶你往家里走;那一天,你走在他們的身后,驚奇地發現老爸居然比你矮了一大截,老媽的白發又添了幾分;那一天,你回到家,心酸地發現時間不會放過任何人,身邊的人都在老去;那一天,你坐在沙發上看見了爸媽忙來忙去的瘦小背影;那一天,你發現了桌子上全是你愛吃的菜;那一天,你發現爸媽連碗筷都不讓你收拾一下;那一天,你發現因為自己的歸來,爸媽一直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那一天,你終于明白,最親不過父母心,最暖不過是有爸媽在的家。
1
一切都好,一切都還好。
我很喜歡這部名為《一切都好》的親情倫理電影。
眼觀如今,子女是父母的寶,讓父母有一顆操不完心的心;反觀之,捫心自問,父母是自己的什么?
片中由張國立飾演的父親,稱詡自己一直是一位偉大的地質工作者,是一棵為子女遮風擋雨的大樹;而最后,他發現,自己不過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父親而已,孩子們大了,自己早已不能像理解他們小時候那般很好地去理解現在的世界,現在極速發展的只屬于他們的世界了。他什么忙也幫不了,父親很難過,很自責,最后他終于坦然地接受了這一切——一家人平平安安就好,他們的人生職責由他們自己承擔。
看完有些許心酸,還有滿滿的感動,我以為這才是真真切切的愛,父母于子女的關懷遠比子女于父母的深——凡是出于愛的急切都是可以被原諒的。
對,請原諒家中深愛你的父母,原諒他們對你的不理解,原諒他們以自己認為最好的方式來厚待你。
在原諒父母的同時,你可曾想過,自己有沒有以自己認為最好的方式厚待父母?有沒有花時間去了解父母?有沒有設身處地地為父母著想過?
我想,你最該原諒也最該說聲對不起的就是你的父母。
2
我一直都認為:溝通是良藥,能治百病。
現今,家庭關系的不和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親子之間沒有良好的溝通。
子女們認為,父母老站在他們的立場上“自以為是”地為自己好,然而這種“好”并不能為自己很好地去接受——于是子女們并不“領情”。
父母認為,凡是為孩子好的都可以去做,就算孩子不理解也沒關系,為了他的將來,我心甘情愿付出。
而父母的這種付出本身就是對孩子的一種索取,一種如影隨形的壓力。
因為怕做得不好,怕失望,于是越來越恐懼,最終也許會引發很多悲劇,這種悲劇包括性格的壓抑、人格的扭曲、非正常的行為等等。
在我看來,父母給予孩子的愛應是適度的,因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啊!而這一切都離不開親子之間良好的溝通。
只是,父母與子女的溝通橋梁似乎不太穩固;我們能做的并不是坐以待斃,而應是努力去修復。
溝通是良藥,能治百病;惟愿交流舒暢,父子皆無憂。
掃一掃,關注聽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