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面對各類形形色色電話詐騙和短信詐騙,以及可能出現的其他形式的詐騙,家長首先要做的事情是不要慌張,只要一晃神,詐騙分子便有進一步可趁之機!同時,第一時間向警方報案!
同時,也需要警方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這也有依賴于對于這些新型的技術手段較高的詐騙的防范技術手段的提升,因此也需要包括運營商等在內的各方進一步聯動。總之,盡管近年來國家對新型詐騙的打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離有效徹底根治的目標還有差距,可謂任重而道遠!此外,加強對這類詐騙行為的曝光和宣傳的力度,也是有效防范的一個重要手段。
近日,廣州市公安局發出“關于防范校園詐騙的工作提醒”:進入開學季,廣州市公安局接報涉學生家長的電信詐騙警情突出,僅3月1日-8日,便接報了116起該類警情,其中大部分為電話詐騙和短信詐騙。
電話詐騙中,嫌疑人冒充學校校長、老師或醫院工作人員致電學生家長,謊稱其小孩在學校玩耍時受傷送醫院急救,急需支付手術費,讓家長盡快向指定銀行賬戶轉賬。
短信詐騙方面,嫌疑人使用手機點對點向事主發送短信,冒充“校訊通”、小孩學校班主任等以提供小孩成績單或體檢報告等為由,隨后提供詐騙網銀鏈接誘騙事主點擊,事主點進去后會自動在手機下載嫌疑人預先制作好的apk木馬手機軟件(詐騙“APP”軟件)。嫌疑人再通過該“木馬APP”盜取事主銀行卡后進行盜刷或轉賬。
為此,廣州市公安局提醒如下:請即通報轄區各學校,加強對學生和家長安全教育,凡接到有人稱子女受傷需接受治療,或以借口要求向指定銀行賬戶匯款的電話,應該想辦法向學校、醫院和親友多方核實;接收到自稱小孩學校尤其是“班主任”、“校訊通”發來短信并帶有網頁鏈接的,應提防釣魚網站,不要下載來歷不明的手機APP軟件,并安裝手機安全防護軟件;切勿向陌生人賬戶匯款轉賬。
如有被騙,向警方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