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看了一個帖子,雖然是一個笑話,但是也是極其的真實。開家長會的時候,有一個老師對著一位同學的爸爸說,我帶了某某三年,終于看見了他的爸爸可謂是榮幸。
那位同學的爸爸也是苦笑了一下,回應了老師,您不要見怪,我兒子一年也只見我兩回。
雖然這是一個玩笑的帖子,但是也從中反映出了一個問題,當學校無論組織什么活動時,家庭中的參與人員可能都是媽媽比較多。
但是如果學校召開家長會,如果去的全是孩子的父親,那么會是怎樣的一種景象呢?
長沙一中學開家長會,46位家長全是爸爸:穿西裝打領帶堪比名場面。
近日就有一所學校,只要孩子的父親來參加家長會兒,家里的其他家庭成員不可以,可謂是為男性量身定制的,而這46位同學的爸爸也都非常的給力,沒有一人缺席。
為了讓這次家長會變得非常的隆重且具有意義,老師要求孩子的父親都穿西裝、打領帶。于是便出現了一個我們所長期提到的名詞“名場面”。
看到這些照片時,可能很多人都會有所疑慮,這些人是不是一群領導來學校參加視察工作呢!而很多孩子的父親聽了老師要求都非常的重視這次的家長會。
好幾年都不穿的西服被再次翻了出來,好久沒有打的領帶,現在又練習了起來。每天都在數著日子,生怕錯過了家長會的時間。
家長會上,紀律明顯比平時好了很多:爸爸自然地把手機調成了靜音,很少出現隨意走動的現象,認認真真地聽老師講內容、做筆記。
而所有的父親在家長會上表現的如此良好,和寶媽在背后面的支持和指導是有著必然的聯系的。
1、當孩子的父親去了家長會之后,孩子的媽媽說
當孩子的父親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就感覺到非常的緊張,因為他從來沒有去學校給孩子掐。
因此,根本不曉得孩子的教室在哪里,更沒有見過孩子的班主任,所以他會感覺到十分的緊張,根本不知道怎樣去面對。
而我只是告訴他要放松,不要緊張,到那里認認真真的記筆記就好了。
而也有的寶媽說,有的孩子的父親在家長會還沒到的時候,就反復確認時間,生怕錯過了這次與老師和其他家長見面的機會,因此感覺到十分的焦慮。
而這個家長會結束之后,寶媽們紛紛向老師表達了感謝。
2、家長會參加完之后,孩子們的父親紛紛發生了改變
家長會完事之后,孩子們的父親回到家之后全部都有所改變了。
以前有的寶爸回家之后什么都不做,只顧著打游戲,但是現在卻知道做家務了,主動承擔這些責任了,讓寶媽們心情都十分的好。
3、對于組織這次活動的意義,老師也說出了他的想法
由于現在很多家庭基本上都是男主外,女主內,所以說女性為這個家庭付出的可能更多一些,畢竟不僅要照顧孩子,還要承擔起家庭的責任,打掃家務等。
而這次這個組織家長會,就是想讓孩子的父親重視一下孩子的教育,同時也要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在未來對孩子的成長肯定是十分有利的。
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孩子的父親參與的比較多,那么孩子可能就會變得十分的有自信,不缺乏安全感。所以說這也是很多父親在家長會之后有所改變的原因
在孩子的成長階段,有哪些方面是寶媽無法替代的?
1、父親可以更容易地培養出孩子的規則意識
如果一個父親能夠陪伴一個孩子成長,給孩子設立規則,那么孩子可能聽信從父親的話的概率會大于母親。
畢竟父親在孩子的面前可能看著更有威嚴所在,因為母愛都是慈祥的,并不可能做到像父親那樣。所以說爸爸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真的是一個關鍵的人物。
2、孩子的父親能夠有效的激發孩子的運動
那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可能除了學習就是玩耍了。
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在玩耍的過程中去進行運動,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而父親與母親相比較,可能父親在體力上更加的有優勢。所以說可以有效激發孩子運動。
3、孩子父親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的獨立,能夠更好的適應于社會
我們都知道,母愛是慈祥的,女性在做事情當中都是比較細膩溫柔的,但是父親卻并不是如此。
如果孩子與父親接觸的比較多,才更容易影響孩子變得更加獨立,在未來才能夠更好的適應于社會。所以說父親一定要多陪伴孩子。
總結:
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大多都是母親做陪伴的。因為父親需要賺錢養家,所以與孩子接觸的都比較好,但是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
如果有條件,在孩子的成長階段,父親一定要多陪伴于孩子,這樣父親才能夠有效地激發出孩子身上的潛能。
不僅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加的獨立,同時也能夠有效地培養出孩子的規則意識,多運動等,這樣孩子才能夠變得更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