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星
廣西百色高級中學 533000
關鍵詞:高考改革;數學教學;適應力
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大家都知道學生反映的一個普遍現象就是老師上課的時候聽得懂,但是真正到自己做題時卻又無從下手。我們當中也會有很多數學老師會對學生說,你再多做一些題目,多練練就可以了。其實是不是讓我們的學生多做一些題目就可以了呢?我們數學老師心里面有底嗎?
前段時間我們學校與兄弟學校開展了一次數學教學的同課異構活動。這兩節課教學的內容雖一樣,但兩位教師教學風格各異。在第一節數學課中,老師是慢慢地引導學生從舊知識進行推導,一直到推出新的公式為止。推導的過程大約用了25分鐘,課堂氣氛雖然略顯沉悶,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更加深刻與牢固,學習效果很好。在第二節數學課中,老師是不推導公式,而是直接給出公式,然后就對照公式做了大量的不同類型的題目和練習。雖然課堂氣氛非常活躍,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不夠,學習效果欠佳。通過這兩節數學展示課,我對現在的高考形勢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數學課堂有了新的思考和認識。
從我個人的角度看,我更傾向第一節數學課的教學模式。因為在這節課中,學生通過老師的慢慢推導,能夠結合自己學過的舊知識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思考,而在這過程中學生通過探究,能進一步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內化成自身知識結構,這樣的課堂效果必定會更好。這就是我們通常會遇到的怪現象,即為什么有的老師教的班級平時月考很厲害但到了高考卻考不好,而有的老師教的班級平時月考不很好但到了高考卻考得很厲害的怪現象的原因所在吧。
一、新時期高考數學教學出現的新變化
基于新高考的變化,在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中,要想讓本班級的學生取得理想的數學分數,數學老師在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改革創新之前首先要對高考的具體要求變化進行明確,進而確保可以結合要求的變化對數學教學活動進行適當的調整。對新時期高考數學教學出現的新變化進行細化解讀,發現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即高考數學教學關注學生五個方面能力的考察。
其一,對學生空間想象力的考察。空間想象力方面的教學主要集中在例題幾何方面,從近幾年我國高中數學高考的基本情況看,更加關注三視圖的考察,因此要加強對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分析和抽象能力的培養。結合近幾年高考數學試題的基本情況,空間想象力方面三視圖的考察幾乎每年出現,并且所占分數比重還呈現出上升的趨勢。
其二,對學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考察。對學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考察往往集中在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考察方面,在題目的設置上也引導學生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促進學生思維過程的區分[1]。對近幾年的高考數學題目進行研究,可以看出很多高考試題,特別是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遇到一定困惑的題目,學生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實際上都沒有實現對題目邏輯關系的有效處理,因此導致無法明確解題思路,影響解題實際效果。
其三,對學生推理論證能力的考察。針對這一能力設置的考察題目往往是圓錐曲線和導數的壓軸大題、證明定點定值或者求取值范圍的問題等,學生如果具備較強的推理論證能力,往往會快速的完成推理論證工作,得到正確的結果。所以在數學教學互動中要加強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
其四,對學生運算求解能力的考察。這里的運算能力不僅指根據公式法則進行正確運算,還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運算技巧。例如,解析幾何中如果能利用好韋達定理,強調整體運用的意識,往往能簡化運算。在實際解決問題過程中如果遇到障礙應該學會及時調整。例如,在導數解答題中對代數式合理變型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其五,對學生數據處理能力的考察。這種能力主要體現在統計案例中,近幾年高考試題中對統計概率問題的考查比較注重聯系實際,考生要學會收集、整理、分析數據,從中抽取對研究問題有用的信息[2]。
除此之外,高考還要考查學生的兩種意識:(1)應用意識:考生應學會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通過解決數學問題來解決實際問題。(2)創新意識:從近幾年高考數學試題來看,試題比較靈活,這種靈活,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創新,很多題目所考的知識點考生生都很清楚,可是形式上一旦新穎了,考生做題的難度就加大了,考生備考時面對一些新信息問題應好好研究。
二、結合高考變化對高中數學教學進行改革的措施
從高考數學中要考查學生五個方面的能力和兩種意識中來看,我們不難發現,高考是學生能力的考試,是學生對知識運用能力的較量。由此可見,作為一名數學老師,我們需要教給學生什么就比較明顯了。數學教學中概念的生成,公式的來由應該是我們讓學生掌握的,所以我們的教學應該是讓學生將掌握的方法用于解題實踐,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流暢性,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解題的技巧。因此作為老師,我們必須要教會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和方法。
首先,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對學生學習信心的激發,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解題活動中,并且將解題思路與大家分享,大膽的講給其他同學聽。遇到存在不同意見的問題,也要勇于向老師提出質疑,與老師進行辯論,堅持正確的思路,對錯誤的思路進行適當的改正,保證整體學校效果。同時,在課堂學習活動中,老師也要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實施適當的引導,確保學生可以按照老師的思路完成數學學習活動,并且在獨立思考和探究中形成自己的學習思路,逐步實現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為學生解決數學能力的強化創造良好的條件。
其次,高中數學教師要重視向學生傳授合適的數學方法,保證學生可以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掌握正確的答題策略,促進學生解題正確率和解題效率的明顯提高。結合當前我國高中數學高考的變化,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小題大做”和“大題小做”的特殊解題思想,即針對題目相抵簡要的選擇題和填空題一定要結合具體的題干內容進行認真的分析和計算,像對待大題目一樣認真,避免由于馬虎導致錯誤的出現,影響學生的數學成績。而針對較為復雜的數學題型,教師則可以指導學生將復雜的題目內容劃分為多個考點,然后按照不同的考點進行計算和解答,再將不同知識點解答進行整合分析,實現對復雜問題的簡單化處理,在實際解決相關數學問題的過程中發現規律,提高整體學下效果[3]。
再次,指導學生完成錯題筆記。對于高中數學教學而言,不高考題目出現了怎樣的變化,教師要想保證教學效果,都必須關注學生解題正確率的培養,只有提高學生的解題爭取率,才能讓學生更好的完成數學學習任務,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學習成績。因此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要讓學生準備數學錯題筆記,將日常學習活動中易錯題、難題、容易馬虎的題或者定型題目都記錄到錯題筆記中,并在錯題筆記中對自己犯錯誤的原因進行分析。在后期學生自主復習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參照錯題筆記進行復習,增強學生復習活動的針對性,提高復習有效性。同時學生結合錯題筆記對相關數學問題進行分析和處理,也可以增強學生的數學分析問題能力,確保學生在學習和探索過程中可以把握重點,發現解題規律,進而高效完成解題任務,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成效的明顯提高。
最后,引導學生端正學習心態。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不論是正確還是錯誤都是學生應該面對的,并且高中階段的學生思想發育已經開始趨于成熟,能夠對相關問題進行系統的分析和處理。因此在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為了增強對學生數學適應力的培養,還應將心理健康教育和激勵教育融入到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一方面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可以正確看待成功和失敗,即使遇到問題也可以耐心的處理問題,從多角度尋求問題的結局方向,真正做到敗不餒,勝不驕,在數學學習和探索活動中實現穩步前進[4]。另一方面,對學生實施激勵教育,可以增加學生參與數學訓練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保證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明顯的提高。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導學生擺正學習心態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學生出現死讀書和死做題的情況,要關注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輔助學生在頭腦中完成對知識體系的建構,為學生未來更好的學習和探索夯實基礎。
只有這樣,高中數學教學活動才能與學生的成長發育需求相適應,為學生提供相對科學的教學指導,并且高中數學教學才能適應現在的高考,也才能讓我們的學生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績。
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高中數學教師已經基本上認識到數學高考改革背景下對數學教學活動進行調整的必要性,并在這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和探索,希望可以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但是由于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在實際開展各項改革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新時期要結合高中數學教學改革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制定科學合理的改革方案,增強高中數學教學與數學高考的契合度,為學生高考方面取得理想的數學成績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曉斌, 熊丙章, 江楠. 新課程高考與高中數學教學適應性研究[J]. 中學數學, 2015(9):26-29.
[2]周永紅, 唐錄義. 怎樣提高數學高考復習教學的有效性[J].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6(7):115-115.
[3]吳隋超. 淺談如何適應高中數學新課標下的大學高等數學教學[J].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育研究, 2016(4):44-46.
[4]張沫. 淺談如何拯救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的缺失[J]. 教育, 2017(3):00265-00265.
作者簡介:趙玉星,(1975-),男,漢族,廣西百色市凌云縣人,本科,中學一級,在廣西百色高級中學工作,主要負責:高中數學教學與研究。
(責任編輯:教育界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