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過后,人體陽氣未滿,濕氣與熱同至,這樣做才身體好~
小滿節氣處在春夏相交之際,它既有春天萬物升發的特點,又有夏天多雨熱烈的特點。此時,陽氣開始充實,達到“小滿”的狀態。但因溫熱挾濕的氣候特點,人體的陽氣也容易受損,體內濕氣會增加,情緒也會更加煩躁。為此,人們應該抓緊時機養生,讓身體的氣血也達到“小滿”。小滿時節晝長夜短,天早早就亮了,人們應見亮就起,不要貪睡,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夜睡可以稍稍晚一些,以順應陰氣的不足,但也不應該晚過11點。為保持精力充沛,大家可采取分段睡眠的方法,在中午小睡半小時到一小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睡好“子午覺”。小滿是陽氣生發的時節,一些高血壓、膽囊炎、精神類疾病等慢性病也會在這個時候開始加重。所以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吃油膩、麻辣等刺激性食物,特別要忌食一些甘肥滋膩、生濕的食物,如肥肉、海鮮、甜食、牛奶、冰鎮飲料、油炸食品等。此時,可常吃具有清利濕熱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絲瓜、黑木耳、西紅柿等。此外,小滿時節氣溫較高,濕度大,隔夜食物易變質,大家需格外注意,每餐最好現做現吃、不剩飯菜。此時節氣候還不穩定,時冷時熱,故小滿時節忌亂穿衣。穿衣不能憑心情,光顧美麗不顧健康,熱時不能太捂著,冷時不能太凍著。要隨著氣溫變化適時增減,保持體溫相對恒定,這樣人體抵抗力才不會被削弱。若因雨水或汗水濕衣,還應及時換裝,以免濕氣郁積在皮膚,而誘發濕疹、痱子等皮膚病。“汗為津液”,小滿氣溫漸高,人體出汗增多,易耗氣傷津,損傷心陰,出現乏力、懶言等癥狀。所以,小滿時節的運動不宜過度,運動時讓身體出些“毛毛汗”就行了,莫大汗淋漓。如果在運動過程中出現頭暈、心慌等身體不適,要馬上停止運動,以免發生意外。運動出汗后及時補充水分,可適量喝淡鹽水以糾正身體鈉鹽的丟失。小滿節氣時,由于氣溫增高,人容易出現心煩的現象,推薦大家在床鋪上練練“坐功”來除煩。方法:每日凌晨3~7時,正坐,一手手心向上用力托舉,一手手心向下,用力下按,而后兩手交換,各三至五次,然后牙齒叩動36次,調息吐納,將津液咽入丹田九次。此功法可治肺臟邪毒積滯引起的胸脅脹滿、心顫心慌、面紅鼻赤、眼珠發黃、心煩心痛、掌心發熱等癥。夏季“氣隨汗脫”,易傷陽氣。養護陽氣應補中益氣,比較適合按揉足三里穴。方法:用拇指指面按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壓,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張開,起支撐作用,以協同用力。以產生酸、麻、脹、痛和走竄等感覺為度,持續數秒后,漸漸放松,如此反復操作數次即可。平素胃腸有積熱比如經常便秘、反復口腔潰瘍的人群,在小滿時節可吃些“苦”頭,比如苦菜、苦瓜、萵筍降降火,清清熱,以減少身體水分的消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