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由于“二臣”的身份被世人所不齒,每個書法家提到他都要罵上幾句:字雖好,人品卻賤,不值一提。表面上雖如此,背地里卻拿出趙書暗自練習。
楷書的巔峰在唐朝,歐陽詢、柳公權、顏真卿為代表的唐朝楷書風算的上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本以為楷書的發展就要畫上句號,沒想到元朝的趙孟頫為楷書書寫了續集,楷書能夠在元朝梅開二度,讓世人都驚嘆了。
我們都有先入為主的思維,好像一部電視劇,新拍的總感覺實在模仿舊版,高度上肯定大不如前。楷書也是如此的,唐朝以后,楷書發展進入瓶頸,再難以突破,再努力創新也總感覺是模仿唐朝筆法,毫無新意。然而趙孟頫出現了,他一改唐楷筆風,獨創新體,世人稱之為“趙體”。
趙孟頫與妻子管道升都是中鋒明本和尚的弟子,中年的時候學習鐘繇,晚年學習李北海。一輩子都是“二王”的跟隨者,從右軍那里學到了體勢緊密,大令那里學到了姿態朗逸。同時他還學習虞世南、褚遂良等人。在篆書、石鼓文、詛楚文、隸書等都下了很大的苦工。因為是皇家子弟,手頭的資源非常豐富,且都是名貴的墨跡本,再加上文敏天生慧敏,又是個十分刻苦的人,早年就很有名氣,同時代的書法家無不對他推崇萬分。
明代有個黑暗書法家叫董其昌,為何黑暗呢?因為他是個無惡不作的奸臣,算得上一個十足的惡霸,但是他的書法無人不服氣。董其昌的性格十分狂傲,自己是個惡人不說,卻攻擊為官清廉的趙孟頫,不齒其“二臣”的身份,還評價其書法"因熟而俗"。隨著董其昌年齡閱歷的增長,書法水平更加精進,書法境界也進入云霄,后期的董其昌回過頭來看趙孟頫的書法,剩下的只有贊嘆。
趙孟頫的書法善于吸取別人的長處,能夠將其他書法家的優點熔成一爐。同時在書法理論上研究很深,提出了非常多的書法理論,對后世影響十分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