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文章我想提醒一個重要細節。
根據我的經驗,沒有提醒的話,有不少人會自動忽略這個細節:
在記賬的時候,還需要選擇金錢進出的賬戶。
為什么這一點,也很重要呢?
如果一個人是這樣記賬:每個月都會記錄這個月的收入和支出,但是不選擇金錢進出的賬戶,那么Ta可以知道的是:
自己這個月花了多少錢,進賬了多少錢,于是Ta就可以對這些花銷/收入本身進行復盤,比如觀察一下哪一些花銷是不是浪費掉了等等。
但是Ta,無法隨時地看見自己實時的賬戶余額。
拿數字來具體說明一下:
比如,小A現在的實際余額是:負2萬。
但是她沒有錄入到記賬APP的賬戶中,只是隱隱約約記得自己有尚未償還的各張信用卡。簡單來說,她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錢,余額是正還是負。
這個月她的工資收入1萬。支出5千。
于是,小A如實地在記賬APP中記下了每一筆金錢的類別和金額,但沒有選擇賬戶。
她看了看月記賬頁面,心想:哎呀,我這個月還有5千塊的呀!
她的內心迅速閃現了一個充滿誘惑力的想法:動動小心思,我還想買什么?
這時的她,意識不到,自己其實還有2萬的欠款。即使5千塊全還上,也還有1萬5千塊的負值。
這是一個我簡單化了的舉例,這類現實情境里可能各有各的復雜,但都有這么同樣的一點:
我們的錢之所以那么容易不自覺花出去,有的時候,僅僅是因為沒有看清楚自己的賬戶余額,沒有看清楚現在自己真實的金錢狀態。
這就像不少人會有的一種這樣的消費心態:
買東西的時候只看這個東西品質好不好,值不值得。但是Ta不看自己的現實,不看自己買不買得起,不考慮這筆花銷是否會讓自己的生活失衡這樣的問題。
不是說,一定不能刷信用卡買自己現在存款余額不夠付款的東西。
但是如果一個人長期都是不顧自己的現實狀態,去追求某些東西,這就跟一個人總是在踮起腳尖走路,要去靠近天上的風箏那樣。
我們可以有的時候這么踮,但是我們不能永遠踮起腳走路,因為沒有人的腳會受得了。
不少人的金錢問題和負債并不是一次的沖動帶來的。而是許多次無意識的消費,給自己堆積出來。
在某一刻才突然發現,自己不知道怎么去面對難以償還的負債,就開始持續性地焦慮。
這最后累的,還是自己。
而且,我在進行相關分享的時候,強調過很多次這個視角:我們之所以觀察,整理自己的金錢,并不僅僅是為了解決金錢上的負債或其它問題。
我們真正想要的,是讓我們的金錢服務于我們想體驗的人生。
這就需要我們能夠清晰觀察和掌握自己的金錢狀態——最基礎的一步就是,除了自己這個月收支多少要知道以外,也要知道自己現在賬上一共是多少錢。
謝謝你。
感謝你的打賞!
感謝你的富有和慷慨!
所有文字均為原創 橙真玩橙時版權所有
如需轉載請留言獲得轉載權
英倫
橙真玩橙時?創始人
美好橙真系列課,#橙真預言#
以及#我的富有日記#的設計者和帶領者
除此之外,還是
ISHA瑜伽和冥想的終生修習者5年+
踐行日均花2-3小時練習瑜伽和冥想的長期主義
荷歐波諾波諾官方課程翻譯4年+
踐行在清理中,臣服與聆聽,回歸愛
私底下的務實風文藝女青年
一邊愛工作愛賺錢,一邊愛寫作閱讀,看展旅行
歡迎關注橙真玩橙時創始人英倫的朋友圈
允許生命表達自己,喜樂便隨著表達而來
--《富裕屬于口袋裝滿快樂的人》
愿景丨愛丨成長丨行走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