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都會很困惑,怎么樣寫出一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
其實一篇好論文有四大法寶,分別是選題能力、專業(yè)理論知識、學術研究能力和表達說服能力。
01選題能力
常言道:“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選題是在本專業(yè)范圍內,選擇一個值得研究、且你能夠研究的問題,并能對該問題形成一個明確、規(guī)范的學術觀點。所以,選題能力,其實就是做“對的事”:選擇正確的、有價值的論點進行研究和論文寫作。
如果一篇論文從選題(也就是論點)上就出了重大問題,比如:核心論點存在明顯錯誤、題目陳舊缺乏新意,那無論你采用什么樣的專業(yè)理論知識、何種研究方法、或多優(yōu)秀的寫作文筆,都無法解決論文論點本身存在的缺陷或瑕疵。
要做一個很好的選題,絕對不是“拍腦門”搞出來的;它需要大量閱讀文獻,深入研究和思考,反復斟酌、打磨你的觀點,才能有所收獲。
學術論文,本身就是在對學術問題進行研究后,用于論證科學研究成果的文章。自然,專業(yè)理論知識,就是學術論文的一大基礎性法寶。
任何專業(yè)的學術論文,都不能脫離專業(yè)理論知識。我們選題,選的就是要解決一個什么樣的專業(yè)問題。我們對論文展開推理和論證,也需要基于專業(yè)理論知識去分析問題、論證觀點。我們在評價、判斷一篇論文,也是要看它在專業(yè)理論的研究和運用上是否具有價值。
學習和掌握好專業(yè)理論知識,一方面,要給自己構建起該專業(yè)的理論知識體系,在遇到問題時,能夠迅速判斷是屬于該專業(yè)哪方面的什么問題,并能夠給出大致的解決辦法;另一方面,要選擇一個值得研究的細分方向,讓自己的時間精力能夠在這一領域深入鉆研,努力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學術研究能力,涉及到研究者的邏輯思考能力、問題導向和價值導向的思維意識、研究是否可行的判斷能力、研究設計能力、研究工具的掌握能力等多種能力。
同一個問題,不同研究能力的人,絕對會展示出不同水平的研究成果。所以,想要在學術路上走得好、走得遠,研究能力是一定要著力培養(yǎng)的。
在現(xiàn)實的論文寫作中,我們的論文常常因為研究能力不足導致被退稿或者過不了評審。常見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研究方法不正確或缺少新意、研究設計不夠科學嚴謹、研究數(shù)據(jù)不合理等。這些問題往往構成一篇論文的致命傷,導致作者在研究和寫作上從頭來過。
論文寫作,其實就是通過規(guī)范的學術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學術觀點、并說服他人接受,是將自己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和學術研究能力在一個具體的研究課題上的書面固化。
不同專業(yè)的學術論文,在寫作范式上會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都需要通過專業(yè)的文字功底,清晰客觀地闡述研究者的學術觀點、論據(jù)和論證推理過程,使讀者不僅能相信“論文的研究結論是合理的”,同時也讓讀者充分認識到“研究是有價值的”,愿意將論文成果納入到他們的知識體系之中。
一篇好論文,絕對不是單純的靠“寫作能力”,而是正確的選題、扎實的專業(yè)理論、嚴密的研究邏輯、規(guī)范的學術表達綜合而成。其中,選題是確定論文的研究目的,專業(yè)理論、研究能力是論文的核心內容,學術表達是論文的外在形式。
在這四個方面上查漏補缺,通過強化訓練來提高自身能力,撰寫學術論文就會逐漸變得揮灑自如、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