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的兩個兄弟,張龍憨厚老實,張虎聰明心眼多。
平時,哥哥總是讓著弟弟,好吃的先可弟弟吃,好衣服先可弟弟穿。
別人都是弟弟揀哥哥的,可是張龍說:
弟弟是他一手帶大,他就相當于弟弟的父母,他要保護弟弟,盡量給他最好的。
可張虎被慣壞了,不知道心疼哥哥,他理所當然享受最好的,理所當然占便宜。
轉眼,兄弟倆到了適婚年齡,哥哥比弟弟大四歲。哥哥卻遲遲不談婚論嫁。
他說,他要給弟弟先成家,這樣他就不會覺得孤單了。
不然,自己先成家,弟弟會覺得被孤立。
弟弟張虎偏生還要求高,一定娶個漂亮媳婦。
結果,哥哥砸鍋賣鐵,好話說了三千六,給弟弟娶了當地最美的姑娘。
小兩口結婚后,那也是卿卿我我,情意綿綿。
張龍看到這一幕終于把心放下來,在父母的牌位前上了三炷香。
告之父母,自己已經為弟弟成了家,二老在天之靈可以安心了。
而此時,他已經25歲了,給弟弟娶了媳婦,家里的積蓄都花光了,自己的年齡又大了,在明朝時期,這個年齡已經做爹幾年了,此刻,誰還愿意嫁給他呢?
可他,不但不著急,還每天勤勤懇懇地種地,樂樂呵呵地生活,所得都幫襯了弟弟,自己不急不躁。
有人說他傻,他就呵呵,有人說他呆,他也呵呵。
終于他找了個個子又矮,長得又黑的丑姑娘。
別人很是不解,那丑姑娘秋娘老實巴交就知道干活,啥男女情愛都不懂,咋娶了她?
張龍又呵呵說,配我正合適、合適。
大嫂進門后,張虎和媳婦就張羅分家了。
畢竟,新來個成員,兩個家庭,還能象以前那么欺負大哥么?大嫂會有想法的。
張虎兩口商量來商量去,生怕自己吃虧。
首先家里在住的正房千萬不能分給大哥,其次那好地也不能分給他們。
為此,夫妻倆合計幾天幾夜,而這一切,張龍夫婦根本就不知情。
老二媳婦慫恿老二去提分家的事,這張虎就跟哥哥說:
“哥呀,如今你有嫂子了,咱們就是兩個小家了,一個鍋里攪馬勺,不清不楚的,我怕虧了哥哥,不如分開過吧”
張龍起初不同意,
“兄弟兩一家干活的人多,多好?和和睦睦的。”
可張虎說:
“哥,親兄弟明算賬,還是分開好!個過個的日子!”
見弟弟堅持,張龍也就說:
“只要你不后悔,那就分。”
分家說也好分,原來老二就住著正房,大哥自愿要了廂房,秋娘也沒意見。
這地可就有講究了,門前有2畝薄田,后山有6畝肥地,就是有點遠。
一向咬尖的老二媳婦說:
“大哥大嫂,我們這回讓著你們,門前這地就給你和嫂子種吧,山后的地太遠,張虎年輕力壯,讓他跑去!”
秋娘沒吭聲,看了看丈夫,張龍說:
“小虎、弟媳,我和你嫂子不用你們管,就問你們,決定了,不準反悔,要不然,弄得兄弟不和,別人看笑話,那就不好了!”
這么容易就同意了?老二夫婦兩對望了一眼,似乎覺得勝利來的太突然,不知道說啥好了。
他們倆編排的戲碼都沒用上呢。
只好干干地笑笑說:“不后悔!不后悔!”
分得好家當,老二兩口子回來,趕緊炒了兩個小菜,偷偷慶賀一番,有好房有好地,大便宜都占過來了。
兩個人幻想那片肥沃的土地給他們帶來的收成,那是個高興,免不了酒后又親熱了一番。
美人在抱,正屋得住,肥田得種,張虎自然是非常得意。
再說秋娘,耷拉著腦袋,愁眉苦臉回來問丈夫:
“龍哥,咱家那點地夠種?”
“你說呢?”
“就門前那點地,我一個人就能種兩來回!”
張龍摟著秋娘說:
“秋妹,我沒看錯人!以前,我做哥哥的,幫弟弟成家立業,現在我娶了你,也不能讓你過苦日子,這點地,肯定不夠種,我呀,打算和同鄉出去做點買賣,你看如何?”
“龍哥,我在娘家時,啥活都會干,我爹說了,好女人旺夫,夫可成龍。雖然我不太懂啥意思,可我覺得男人就應該干點事業,我支持你!”
就這樣,張龍安排好家里的一切,辭別了秋娘,和同鄉出去做生意了。
而家里門前那點地,秋娘一個人種,春天種小麥,夏天收了麥子又種白菜,糧也有了,菜也有了,一個人在家,都夠吃。
而到了秋天,秋娘顯懷了,原來她已經懷孕6個月了!
老二媳婦因為瞧不起秋娘,竟然從來不和這大嫂來往,也沒看出人家懷孕,以為胖了。
到了冬天,張龍回來了,出去一年,因為他踏實肯干,竟然掙回來第一桶金。
再看老二兩口子,房還是那個房,地里收成也不錯,可是除了口糧,也沒剩什么錢,因為沒錢,媳婦吃不上好的,穿不上好的,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
這夫妻倆看見大哥掙了錢回來,眼睛都綠了,一個勁兒巴結大哥。說是大哥不在家如何如何照顧嫂子的。
張龍問弟媳:
“你嫂子,她什么時候月子呀?”
“啊……大哥,嫂子她她是來年立夏生……”張虎媳婦邊吐著瓜子皮,邊胡亂說。
張龍看了看弟媳婦沒有吭聲,反過來對張虎說:
“小虎,這些錢,留給你開春種地用,這頂門過日子呀,心里要有個計較,不能寅吃卯糧!
你嫂子這幾天就要生了,我得照顧她,給她燉雞去!彌補一下!”
說者不知道是不是無心,聽者可有點繃不住了。
張虎對媳婦說:
“你瞅瞅你,整天就知道吃喝玩樂!大哥不在家,你怎么不去關心一下嫂子?”
“她有啥要關心的?象個黑土豆,整天忙里忙外就知道傻干活!你跟她說綾羅綢緞,她根本不懂,一點不像個女人!”
老二媳婦不屑地說。
說來奇怪,臘月,秋娘生了一男嬰,生完孩子,秋娘的臉竟然漸漸白皙了。
接生婆說,這是孩子把秋娘體內的毒素帶出去了。
有個兒子的張龍,不打算再跑太遠做生意。他用本錢買了頭小毛驢,做起了倒買水果的生意,早出晚歸,還能照顧妻兒,而秋娘,出了月子,就背著孩子下地干活了,門前的兩畝地讓她伺弄得一根雜草都沒有。
再看老二夫妻兩個,一直無所出,老二說:
“不行,大哥家有兒子了,咱們家也得有,不然日后這家當不都是他家的了?”
媳婦一想也是,也不貪玩了,兩個人就展開了積極的造人計劃,功夫不負有心人,果然,老二媳婦也懷上了,可是從懷孕到生娃,沒把這張虎小腰累折。
他要照顧媳婦也要伺候地,地又遠,往返一次得一個時辰,起早貪黑,媳婦孕期嘴更刁了,這不吃那不吃,弄不好還嘩嘩吐。
這老二沒招了,想去找大哥幫忙,可大哥也起早貪黑的,找大嫂幫忙,又抹不開臉。
正兩下為難,秋娘掀開簾子進來了,端了一盤子餃子說:
“懷孕的人嘴刁,嘗嘗這個,新下來的薺菜包的。”
那老二媳婦再也沒有了先前的惺惺作態,三下兩下吃光了餃子:
“好吃!好吃!”
隨后秋娘又告訴她一些懷孕要注意的事項,還經常來照顧她,而張龍也會揀時鮮的水果送過來。
有了大哥大嫂的接濟,老二也不那么累了,媳婦也不那么矯情了。
這回輪到老二夫妻倆不好意思了,孩子生下來滿月后,兩家在一起慶賀。
老二撲通一下給哥哥嫂子跪下了:
“父母不在,哥嫂就是我的現世父母,以前弟弟不懂事,總是欺負哥哥,從此以后,再也不和哥哥爭了!”
那弟媳也抱著孩子跪下,說以前自己不懂事如何如何,還要把正房騰出來給哥嫂住。
兄弟從此和睦,外人更加羨慕。
秋娘后來問張龍,你為啥整天樂呵?吃虧還樂呵?
張龍神秘地說:因為我娶了個寶。
秋娘臉一紅,拳頭懟在他腰上。
張虎也納悶:“哥為啥整天樂樂呵呵,好像有大寶貝似的?”
張龍偷偷說:當然有,丑妻近地家中寶!
而此時,有個過路的老漢,搖著把扇子嘴里年年有辭:好男不爭分家飯,好女不圖嫁時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