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剛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經常能聽到許多富含人生哲理的俗語,對“兄弟盼窮,親家盼富”
盼窮,親家盼富”這句話并不陌生,這短短八個字,闡述了復雜的人情觀念,也對人性本質有非常深刻的揭示。
實際上,這句俗語完整的句子是“兄弟盼窮,親家盼富,親戚盼近”,下面逐一來解讀它們的含義,以及映射出來的人性本質。
一、兄弟盼窮
常言道:兄弟如手足。任何時代,兄弟之情都是世界上最親密的感情之一,兄弟之間相互幫扶,相親相愛,不僅有助于增進家庭和家族的和睦幸福,還有利于宣揚助人為樂、血濃于水的傳統美德。
畢竟,我們生活在一個重視血緣關系的人情社會里,一個人連自己親人都不去友愛,又怎么談得上去友愛他人。
然而,當親兄弟逐漸長大,成家立業,建立自己的小家庭,歷經生活的酸甜苦辣,尤其是在虛榮心、攀比心、妒忌心等不良風氣的介入后,兄弟之情就開始變味了,日子過得差的常常會忌恨過得好的,希望他跟自己一樣窮,才能緩解自己的敵視情緒。
比如,一個農村家庭有兄弟二人,由于家庭條件一般,只能供養一個孩子上學,老大讀完初中只能走上社會自食其力,成為一名四處漂泊的農民工。
通過全家人的支持,老二讀完大學并找到了體面工作,后來又娶妻生子,在城市安家落戶,而老大打工多年,依然難以改變命運,甚至還是一名大齡光棍。
在這種對比下,老大跟老二之間的關系肯定會發生變化,不會再像從前那么親密、無話不談。
我們村類似的例子非常多,一戶張姓人家的老大接近40歲,仍然是光棍,由于自卑敏感,不善言辭,他現在連出門打工都不敢去,一年大半時間賴在家里啃老。而他弟弟的孩子已經讀小學了。
逢年過節,老二開車從市里回到老家,兄弟兩人見面后甚至連招呼都不打。
村上一些人有時會拿兄弟二人做比較,說老大混得太差,被老二甩得太遠,這雖然是事實,但老大聽后極不舒服,認為是老二讓自己自慚形穢,所以,對老二經常懷恨在心。
有一次,老二駕車從他們老家返回市里,當汽車發動機響起,一溜煙離去時,老大竟然對著汽車背影吐了一口談,并說:你囂張啥?車從橋上開下去你就不囂張了。
二、親家盼富
親家屬于由婚姻關系而結盟的特殊親戚關系,俗話說:做親后是一家。正是這種結盟關系,讓親家的關系相當穩固。
誰家兒女不是心頭肉?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娶一個,或者嫁一個家境殷實的人家,畢竟,人都有世俗心態,構建幸福美好生活需要拿錢來做基礎,這樣的話,小夫妻就不會為基礎生活而煩惱,能把更多精力和時間騰出來奮斗自己的事業,讓以后過上更加光鮮的生活。
世上沒有哪個親家愿意兒女去過苦日子,對親家來說,女婿或兒媳越是有本事,收入越高,就越讓親家感到臉上有光。
所以,世上所有親家最大心愿,就是希望兒女的小家庭日子越過越紅火,不讓自己操心,因為許多家庭矛盾都是由經濟問題引發的,當一對小夫妻因為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整天爭吵,這樣的日子還怎么過?久而久之會引發離婚的風險。
當親家看到小夫妻的小日子過得甜蜜幸福,他們從內心深處是感到高興的,在人面前也有談話的底氣,甚至是顯擺的資本。
尤其在農村,攀比心無孔不入,一堆婦女坐到一起,總喜歡談論這家,評說那家,連別人的家庭生活也常常會成為她們評頭論足的談資。生活不富裕的小夫妻經常會被調侃甚至取笑,這些話傳到親家耳朵里肯定不舒服,甚至會促成心病。所以,親家都真心希望兒女過上富裕生活。
實際上,親家盼富這也是無私母愛的一種體現。
三、親戚盼近
跟朋友比起來,親戚因為有血緣關系,才顯得更加親密。人都有利己觀念,一些朋友可能因為利益關系發生沖突后,會翻臉甚至反目,從此漸行漸遠。
而親戚之間只要不發生重大沖突,關系就能長期維持下去,畢竟,跟親戚之間有一道血緣關系連接著,不是那么容易斷裂。
在一些家族觀念強的家庭里,人們對親戚關系十分重視,會想方設法拉近親戚關系,比如,逢年過節去看望,遇到紅白喜事去幫忙,相互借錢,等等。親戚之間只要將心比心地經常來往,完全能建立起親密而牢靠的關系,并感受到濃濃的親情。
一個人把該做的都做到了,如果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向親戚開口,親戚通常會責無旁貸地替趕過來替你分憂解愁,這就是親情的可貴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