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式寫作學案編寫與使用的研究”實施方案
府前中學 孫永華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與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課題提出的背景
上一學年,初中語文教學在上級教研部門的部署和領導下,大力推行學案導學活動。經過一學年的努力探索,我們在閱讀課和復習課學案導學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明確了學案編寫的程序,并且能夠熟練運用學案進行教學活動,大面積提高了教學成績。本學年,初中語文教學工作在深化推行“學案導學”工作的基礎上,增加了“體驗式寫作教學”的研究。對于如何編寫和使用學案進行作文指導,我們還處于未知階段。為了熟練運用學案,提高作文教學的成績,我們在集體教研的基礎上,提出了“體驗式寫作學案編寫和使用的研究”的課題。
(2)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如何根據學段特點分級部編寫科學實用的體驗式寫作教學學案。
2.如何運用體驗式寫作教學學案進行寫作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3.如何在教學工作中發現并糾正學案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形成科學合理的作文教學模式。
二、本課題在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
國內外許多專家和教師都在體驗式作文教學上作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國外許多國家的作文教學都比較注意與社會、與生活相溝通,追求真實和實用,不要求學生當堂完成寫作任務,學生可以到圖書館、互聯網上查資料,可以調查訪問,有充足的思考和準備的時間。新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已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植根于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國內外教育改革都十分注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求知、學習的核心,它是一種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學生制定有效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策略、調節和控制各種行為的創造性學習活動。國內外教育提出了名目繁多教學方法,“學案導學”就是一種極為有效的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方法。
三、完成課題的可行性分析
1.在以往的寫作教學中,許多教師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曾經進行過“體驗式寫作教學”的實踐,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2.經過一學年的“學案導學”實踐,我們已經能熟練的編寫科學實用的學案,并且在教學中能夠熟練運用,從中深切體會到學案在教學中指導性和優越性。
3.本學年,上級教研部門進一步深化推行“學案導學”,提出了很多具有指導性的意見,校領導也給予了大力支持。
四、課題研究方案
1、課題界定與研究依據
體驗式作文教學,就是教師指導學生圍繞某一主題,通過觀察、閱讀、討論等形式,使其形成對自然、社會、人生、自我等的認識和感悟,在此基礎上,綜合運用語文知識,準確表達思想感情的過程。從本質上說,它是一種以寫作為重點的語文綜合性學習,它要求學生要綜合利用學習要素,發揮主體性和創造性去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理解與感悟。
“學案導學”是指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教師的指導為主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一改過去老師單純的講,學生被動的聽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和諧統一,發揮最大效益。
2、研究目標
(1)能根據學段特點編寫科學實用的體驗式寫作教學學案。
(2)能運用體驗式寫作教學學案進行寫作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3)能在教學工作中發現并糾正學案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形成科學合理的作文教學模式。
3、研究內容
(1)如何確定各年級整體的體驗式寫作訓練內容(如觀察力、想象力等)。
(2)如何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具體的系列化的活動體驗內容(家鄉的秋、我們的校園等)。
(3)如何在學案中提出切實可行的體驗要求,進行科學的方法指導。
(4)如何確定要借鑒的文章以及要從中借鑒的內容。
(5)如何引導學生交流體驗內容,教師進行合理指導。
(6)如何在運用學案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并糾正問題。
(7)如何在寫作之后進行有效的講評。
五、研究過程設計(階段時間劃分、階段達成目標、階段研究內容、階段成果形式、階段負責人)
第一階段(2009年9月)確立課題,申報立項。
第二階段(2009年10月)準備階段
1.成立機構。
2.學習理論,提高認識,形成研究共識。
3.制定實驗方案。
4.前期調查分析,為課題開題做準備。
5.課題開題。
第三階段(2009年10月—2010年5月)實施階段
1.編寫學案
(1)組織實驗教師進行學案編寫培訓;
(2)分月段開展研究活動,編寫體驗式寫作教學學案;
(3)召開階段性小結會,交流編寫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或困惑,提出解決方案。
2.運用學案
(1)修改完善學案;
(2)運用學案,進行作文指導;
(3)召開階段性小結會,提出并解決運用學案指導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或困惑。
3.舉行研究課例展示,進行聽評課活動,撰寫專項評課稿。
4.撰寫教學反思、教學故事、個案分析,并搜集優秀學生習作。
第四階段(2010年6月—7月)課題結題,成果推廣階段
1.課題組收集資料,整理匯編(習作、照片、案例、實錄、論文等)。
2.總結工作,形成解題報告;
3.召開課題總結會,接受上級專家評估。
六、研究方法設計(對應研究目標、內容、過程進行某一方法的具體設計)
1.文獻研究法。檢索和收集與本課題相關的理論學習材料,通過學習提升教學理念。
2.行動研究法:指導學生進行體驗式寫作,提高寫作水平。
3.調查研究法:包括問卷法、座談會等形式。
4.經驗總結法:依據一定的理論提升自己的教學理念,對教學實踐按課題研究要求進行階段性小結和課題研究結果時的總結,形成結題報告與論文。
5.案例研究法:根據教學實踐形成案例,進行思索,摸索規律。
七、完成本課題研究任務的保證措施
1.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師觀念,全體師生意識到位;
2.爭取學校全力支持,資金到位;
3.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保證研究的實施;
4.課題研究緊緊扣住課堂教學,統一安排教研時間,從時間上保證了研究的實施;
5.聘請專家對課題實施、思路拓展等工作進行指導。
八、預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預期完成時間)
1.教師撰寫體驗式寫作學案、階段性研究總結。
2.執講公開課、錄像課。
3.教師撰寫教學案例、課堂實錄、教學故事、教學心得、經驗體會、教學論文,形成個案研究文集。
4.收集學生優秀習作,形成優秀習作集。
5.撰寫結題報告,形成體驗式寫作教學模式。
九、課題研究的組織與管理
主持人:孫永華
各階段負責人:趙福勝、李雪芝、程顯冬、孫永華、張芳
成員:
于 倩 劉翠娟 耿美芬 孫翠峰 李愛梅 孫國紅 孫淑靜
張慧敏 姜飛鶴 于向青 王立新 胡文姬 崔世媛 徐建對 段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