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07 10:19) 標簽: - 分類:
學習心得教什么與怎樣教
——興福鎮語文大教研心得
教什么和怎么教,一直是困擾語文教師的一個難題。3月20日我有幸參加了鎮組織的大教研活動,置身于課堂教學中,看到兩位老師氣定神閑,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孩子們品讀教材的專注,獨到又精彩的發言;孫清華老師的準確的評課報告,使我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了更深的了解。贊嘆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為什么老師對課文把我如此精準?為什么在課堂上學生能滔滔不絕?從中我更使我對語文課應該教什么,要怎樣教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一、語文課需要回歸——教語文能力
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歷來就很難做到平衡,而有時我們的課堂去容易走進“片面強調人文性”的誤區,是語文課堂變為思想品德課、活動課、科學課,課堂上熱熱鬧鬧而學生的學習效果卻大打折扣。如今我們的課堂確實需要回歸,必須著力培養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從根本上教會孩子字、詞、句,突出語言訓練的核心地位,扎扎實實的提高學生品味、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本次活動的兩位做課老師的課實實在在,課堂上沒有了以往的熱鬧,而多了幾分靜默的思考。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語文知識、語文能力的培養。例如:教會學生如何讀長課文——加小標題,逐一體會;如何讀歷史故事、名著——體會典型的人物形象;如何品味經典的人物形象——抓人物的言行。
二、研讀課標,領會課程要求——教學更有的放矢
談到課標,以前總是在課標考試的時候去讀一讀、背一背。有些雖然記住了但只是作為文字符號記在腦子里,并沒有深入的去研究每句話、每個字。聽了孫慶華老師的評課,我終于明白怎樣讀課標?怎樣才能用課標來指導自己的教學?一節課沒一個環節、每一個預設都要有課標的支持,不能想當然。孫清華老師以“抓關鍵詞”為例談了怎樣研讀課標,使我深深體會到,課標中的每一的字、每一句話都蘊含著很深的內涵,這就需要我們在讀時多問幾個為什么、怎么做。研讀課標還能讓我們抓準學段目標,不會再出現要求過高或高學段做低學段的事等,是教學能夠有的放矢。
三、什么是教育——我們的課堂能給學生留下什么
一句教育名言說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學生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都忘記以后剩下的東西。”我想,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上完一堂課后,問問自己:當學生把這堂課所學的知識點忘記以后,還剩下些什么?十年,幾十年以后,當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全忘掉以后,我們給他們留下些什么?我們的教育,能否給孩子們留下正確的思維方式,留下解決問題的能力,留下他們真正需要的種種?兩位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的獨到之處,就在于不再是情感的熏陶,而是對學生終身受益的讀書方法。
榜樣就在身邊,我們需要更加努力!在今后的教學中,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采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淀教學素養,我們雖不能成為名師名家,但也會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1
0
評論 (0) |
閱讀 (34) | (0)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