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成長+家長的成長=孩子的成長!為了孩子,讓我們一起努力!
孩子的學習是家里的頭等大事。
今天,孩子考試將結束。拿到成績后,一家人免不了坐下來給孩子開個考情分析,讓孩子反思考試,查找不足,努力改進。
每每這個時候,我們聽到孩子說的最多的失誤原因就是:家長拿著試卷嘆息:“唉,這些題我家孩子明明會做的,但就是太馬虎了。”想想每次考試前,我們家長比孩子還緊張,總是一遍遍給孩子打預防針:“要仔細、要細心呀!寫完一定要記得多檢查幾遍!”結果孩子一進考場,就把父母的囑咐忘得一干二凈,該寫錯、抄錯的,照樣寫錯、抄錯。我們老師呢,也是良苦用心,考試前,往往會在黑板上認真寫下大大的八個字:認真答題,細心檢查。孩子呢,抬頭可見的提醒,就是熟視無睹,照樣“我行我素”,不該錯的照樣錯。為什么粗心馬虎的孩子那么多?為什么我們老師、父母怎么去糾正都沒用?我們要知道,細心不只是一種習慣,還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如果您的孩子粗心馬虎怎么也改不了,很可能是“視知覺能力”出了問題。視知覺能力是指以視カ為基礎,使孩子對視野內的物體進行觀察與辨別的能カ。這種能力包括:視覺廣度,視覺專注能力,視覺空間知覺能力、觀察能カ、視聽協調能力,空間知覺能力等等。視覺辨別能力不足,孩子容易認錯字,讀錯字,閱讀能力不過關,看不懂題目;視覺敏感度不佳,容易看漏、跳行,做作業、聽課都大打折扣;視覺記憶不好,計算時忘記進位和錯位,考試拿不了高分;視覺空間知覺能力缺失,寫字左右顛倒、幾何成績差…………當孩子出現了上面這些情況,可能孩子的視知覺能力出了問題。視知覺能力是孩子學習過程中,每天都要用到的最基礎也最重要的能力。很多家長可能進入了一個誤區,會把孩子的粗心大意、作業做得慢、上課不專心聽講、東張西望,歸結為孩子粗心、磨蹭、專注力不夠。其實這些問題真正的根源可能在于:孩子的視知覺能力未能達到該有的水平。從5歲開始,家長就要有意識地檢查孩子的視知覺能力發展情況。當您發現孩子在學習或者生活中有以下異常:在書寫中,總做不到看一眼就把字寫得完整。做作業經常丟三落四,不是忘了符號就是少寫數字。我們要排查孩子的視覺器官是否發生了病變,影響了信息的獲取。如果我們的孩子沒有什么病理上的問題,能清楚視物,但是在學習中常常出現看漏題、看不全的現象,這就很有可能是孩子的視知覺能力發展不足。作為家長,在孩子視知覺能力發展期,要時刻保持警醒,及早發現,及時訓練,否則一旦發展為視知覺障礙,將帶給孩子一生的苦惱和遺憾。不少家長認為,孩子大了,粗心馬虎等視知覺能力方面的不足就消失了。其實,視知覺能力不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自動補足,日積月累下只會給孩子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帶來無盡的煩惱。視知覺能力,是可鍛煉的重要學習能力。研究發現:“視知覺大量依賴后天的視覺經驗,它需要練習獲得,只要以適當的方式訓練就能夠刺激它循序漸進的發展。”首先,我們可以多加留意,細心觀察,看看孩子是否經常性地出現這類行為,并將所有情況分類整理。例如:孩子可能出現的書寫問題。除了觀察孩子的學習情況,我們還可以從孩子日常生活狀態來判斷孩子的問題出在哪,鎖定孩子是哪些視知覺能力發展不佳。比如,我們可以出示一個目標圖形,讓孩子找到跟它一樣的圖形。找到一個,就拿鉛筆劃掉一個,在預定的時間限制下(比如1分鐘)完成訓練。操作要點:要幫助孩子在找圖形時練習從左往右、逐行觀察的習慣。否則東找一個西找一個,就算孩子很快全部找對了,也失去了訓練最核心的意義——訓練他從左往右、逐行觀察的書面學習習慣。訓練的難度,可以隨著孩子的進步一點點不斷提升。再比如,我們可以 在一張有 25 個小方格的表格中,將 1~25 的數字打亂順序填入。讓孩子按順序,以最快的速度將所有數字找出來,找到一個用筆劃掉一個。操作要點:家長可以帶孩子先從 3x3 的九宮格開始練習,逐步加大難度,根據孩子年紀適當對時間有更高的要求。一般來說,7~8 歲的孩子能在 50 秒左右完成5x5 的方格,并且完全正確。如果孩子速度已經越來越快,可以讓他不用鉛筆、直接靠記憶找數字。我們還可以跟孩子一起玩紙上迷宮、七巧板拼圖、兩幅圖找不同、涂色游戲等,這些都是能提高孩子視知覺水平的家庭活動。除了以上靜態的訓練方法外,拍球、投籃、踢毽子這些需要視覺準確度的運動,也可以帶孩子多做做。這些運動既能鍛煉身體,也能提高孩子的視動統合能力。特別要提醒家長們的是,如果孩子滿 5 周歲,還經常有放東西放不到位掉地上,拍球困難(拍球困難是指,5 歲孩子連續拍幾個球都做不到)等問題,家長最好去專業的機構尋求幫助。寒假,讓我們好好幫孩子訓練一下視知覺能力吧,或許新的一學期開始,孩子在學習上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