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名關(組圖)
2013-01-15
來源:百度百科
(轉自:凱風網)
一、山海關
山海關位于河北省秦皇島東北15公里處,因位于山海之間而得名。這是東北與華北相接的咽喉要沖,是萬里長城起點的第一道雄關,號稱“天下第一關”。
山海關是一座文化古城,明代城墻建筑基本完好,主要街道和小巷,大部保留原樣,特別是保存眾多的仍有一批四合院民居使得古城更加典雅古樸。使古城最為增色的是關城東門,天下第一關城樓,聳立長城之上,雄視四野。登上城樓二樓,可俯視山海關城全貌及關外的原野。
二、武勝關
武勝關位于河南省與湖北省交界的大別山脈的雞公山下,它與平靖關,妨里關合稱“義陽三關”,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關中之關”的美譽。
三、友誼關
友誼關位于廣西憑樣市西南18公里處,原名鎮南關,附近是崇山峻嶺,關藏山谷深處,為西南邊防的重鎮。
關樓底座上原來只建有一層木結構回廊,重建時改用鋼混結構,并加了兩層回廊,每層回廊平均為80平方米。回廊的四周是拱形大窗,窗欞裝飾了各式圖案,外墻為墨綠色石米貼面,顯得莊嚴、古樸。
四、嘉峪關
嘉峪關是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西端的重要關隘,它位于甘肅嘉峪關市,古稱“天下雄關”。
嘉峪關關城的平面呈梯形,西城墻外側又加筑了一道厚墻,使得關城的防御更加堅固。城墻高達11.7米,總長733.3米,關城面積33500多平方米,在南、北城墻的外側有低矮的土墻與其平行,構成羅城。關城有東、西二門,東為光化門,西為柔遠門,上面都筑有城樓,高17米,面闊三間,三層歇山頂,周有圍廊,氣勢雄偉。關城內的北側建有寬闊的斜坡馬道,直達城的頂部。東西二門外,均建有甕城,甕城的城門開向南,而不與關城的正門相通,東甕城門叫“朝宗”,西甕城門叫“會極”。出西門甕城10余米,有道長方形重關,與關城并肩,關門西開,門額刻“嘉峪關”三個逎勁有力的大字。
五、雁門關
雁門關位于山西省代縣縣城西北的雁門山腰,歷朝歷代都是拱衛京都,屏保中原的兵家重地。
雁門關周長二里,墻高二丈,石座磚身,雉堞為齒,洞口三重,曰東門、西門、小北門。東門上筑樓臺,曰雁樓,門額嵌石匾一方,橫書“天險”。
六、紫荊關
紫荊關位于河北省紫荊嶺上,是內長城的重要隘口之一,因位于居庸關和倒馬關之間,明代時合稱它們“內三關”,是由河北平原進入太行山區的要口。
紫荊關始建于戰國時期,漢時為土石夯筑,后歷經各代擴建,修葺,到明洪武初年,則改用石條作基礎,以磚砌面封頂,并用石灰碎石灌注。自明成祖遷都北平(北京)后,更大興土木,修城建關。在正統、景泰、弘治、嘉靖、萬歷、崇禎年間,都曾改筑、擴建關城,增設城堡、隘口,開鑿盤山道等,使紫荊關形成了一個較完備的防御體系。
七、娘子關
娘子關位于山西平定縣和河北省的交界處,是出入山西省的咽喉之地。唐朝初年,高祖李淵的三女兒平陽公主曾率兵鎮守此地,因而得名“娘子關”。
娘子關還以山明水秀的宜人景色聞名遐邇,“娘子關瀑布”懸流百尺,順懸崖峭壁而下,形成了一幅絢麗的“水簾瀑布”,如噴珠散玉直瀉谷底。瀑布旁又有水簾洞、趵突泉等景點,景色極為優美。
八、居庸關
居庸關始建秦代,位于北京市昌平區,是長城險要關口之一,這里有昔日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的“居庸疊翠”。
居庸關號稱“天下第一雄關”,毛主席曾贊譽的“不到長城非好漢”便指的是居庸關,其親筆題詞“不到長城非好漢”便坐落于此。
居庸關形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它有南北兩個關口,南名“南口”,北稱“居庸關”。現存的關城是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將軍徐達督建的。為北京西北的門戶。居庸關兩旁,山勢雄奇,中間有長達18公里的溪谷,俗稱“關溝”。這里清流縈繞,翠峰重疊,花木郁茂,山鳥爭鳴。綺麗的風景,有“居庸疊翠”之稱,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
九、劍門關
位于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城北30公里處。它居于大劍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巒倚天似劍;絕崖斷離,兩壁相對,其狀似門,故稱“劍門”,享有“劍門天下險”之譽。
巍峨劍門,扼入蜀的咽喉,由于它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相傳戰國時期,秦惠王欲吞蜀,苦于無路進蜀,謊稱贈五金牛、五美女給蜀王,蜀王信以為真,派身邊五丁力士,劈山開道,入秦迎美女,運金牛,才開通了這條蜀道,稱為“金牛道”,又稱劍門蜀道。
十、平型關
平型關是內長城的一個關口,在雁門關之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白崖臺鄉,解放前屬繁峙縣管轄,解放后劃分為靈丘的一部分,成為了靈丘同繁峙的分界線,并把嶺北原屬繁峙縣的東跑池等幾個村也劃歸靈丘縣的平型嶺上。
古稱瓶形寨,以周圍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時為瓶形鎮,明、清稱平型嶺關,后改今名。歷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明時為內長城重要關口。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修筑內長城時經過平型嶺,并在關嶺上修建關樓,嘉靖二十四年、萬歷九年都曾增修,這就是后來的關城。
平型關城虎踞于平型嶺南麓(現在叫繁峙縣橫澗鄉平型關村),呈正方型,周圍九百余丈,南北東各置一門,門額鐫刻“平型嶺”三個大字(門額現收藏在平型關村某村民家中),真謂峻嶺雄關。
平型關是我國抗日戰爭第一個大勝仗的遺址,是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具有自然意義和歷史意義的軍事博物館。
歡迎光臨木柳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