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安加拉”火箭研發一波三折

來源:現代防御技術
作者:楊雨珂 游桂成 金英杰
2022年4月29日,“安加拉”-1.2輕型運載火箭搭載俄國防部軍用衛星從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該發射場曾在2021年12月27日將“安加拉”-A5重型運載火箭送入太空——這是自2014年以來俄羅斯進行的新一輪的航天飛行器的飛行任務。時隔多年,航空引擎的轟鳴聲再次在俄羅斯航天發射場響起,隨著火箭緩緩升空,俄羅斯的新時代航天夢也再次踏上征程。
2022年4月29日“安加拉”-1.2在俄羅斯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
01、“安加拉”火箭研發一波三折
作為現如今俄羅斯航天的主力軍,“安加拉”系列運載火箭早在20世紀就開始投入研制,但過程一波三折。1991年蘇聯解體后,俄羅斯航天領域面臨史無前例的艱難局面。一方面,俄羅斯缺乏資金及優秀人才,部分項目被迫停止,如“火星”-96任務;另一方面,俄羅斯急需可以替代“質子”的新型運載火箭。作為當時唯一的重型運載火箭,“質子”的發射只能在位于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進行,俄羅斯每年必須支付1.15億美元的巨額租借費用,這對預算不足的俄羅斯航天局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此外,“質子”運載火箭高度依賴格魯吉亞等其他獨聯體國家的零部件,使用劇毒燃料而面臨環境污染風險,因此俄羅斯亟待一種新的重型運載火箭以取代質子。
“安加拉”火箭反復調試測試
1992年9月15日,俄羅斯聯邦政府頒布法令,開始設計制造“安加拉”系列運載火箭,包括赫魯尼切夫國家空間研究中心在內的多個設計局參與方案設計。但由于資金等各種問題,“安加拉”運載火箭的首飛時間一推再推,進展并不順利。自1994年頒布法令以來,“安加拉”項目僅得到了4%的預算金額,直到2006年才得到充足的資金支持。此外,俄從2013年開始建立一個新的火箭發射場——東方港,并在2015年發射第一個載人航天器,2018年之后承擔了發射俄羅斯所有載人航天器的任務。新發射場的建成,讓俄羅斯從此免于每年向哈薩克斯坦支付昂貴的租金,對俄航天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俄羅斯研發“安加拉”系列運載火箭對振興航天科技具有極大的意義。俄羅斯希望通過“安加拉”系列運載火箭繼續捍衛其航天大國的地位,積累核心技術,完善配套工業體系,為研發更為先進的運載火箭打下基礎,徹底擺脫對其他獨聯體國家的依賴?!鞍布永毕盗谢鸺慕K極目標是載人登月,因此研究人員還設計制造了一系列載人火箭,包括“安加拉”-A5P、“安加拉”-A7P等。但俄羅斯投入航天領域的資金受很多因素影響,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以至于“安加拉”系列火箭未來的發展還是一個未知數。
02、“安加拉”火箭功能特性優異
“安加拉”航天飛行器項目包括了幾個不同型號的運載火箭,此次在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發射的是“安加拉”-1.2,屬于小型運載火箭,該系列火箭還包括中型的“安加拉”-A3、重型的“安加拉”-A5/KVRB、超重型的“安加拉”-A7等,以及未來計劃推出的超“安加拉”-100。
據俄媒有關報道,“安加拉”系列運載火箭在研制過程中保證了統一的設計概念,采用了模塊式的設計結構、先進的成熟技術和可重復使用的公共芯級助推器,在保證研發產品高質量水準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研發成本。赫魯尼切夫航天中心前總裁和前總設計師弗拉基米爾涅斯捷羅夫曾在采訪中表示,俄羅斯的“安加拉”-A5重型運載火箭因為第一級不可返回,所以僅次于美國特斯拉公司的“獵鷹”-9火箭,但其在其他技術性能上超越了世界上所有其他運載工具(包括“獵鷹”-9)。當然這也并非是俄方的夸夸其談,安加拉”-A5捆綁了四個通用芯級作為助推器,起飛質量達到770多噸,能夠將24噸的載荷送到近地軌道上。
“安加拉”-A5重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此外,“安加拉”-A5火箭的第一級使用了RD-191發動機,第二級使用了RD-0124發動機。前者是一種高性能的單燃燒火箭發動機,有著獨一無二的功能特性;后者則是一種封閉式循環發動機,擁有359個單位,領先于一般發動機的326個單位。不夸張地說,在火箭發動機這一領域上,特別是液氧煤油發動機方面,俄羅斯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這也是目前俄航天領域的一大優勢所在。
在最新的有關報道中,俄羅斯當局透露,現有的重心會放在“安加拉”-A5V的項目上,該火箭將配備新型氫燃料發動機,各項性能較前一版本都有提升,但由于項目復雜性大,開發時間長,預計首飛時間不會早于2027年,在這期間俄羅斯會陸續地推進“安加拉”-A5、“安加拉”-A7等其他型號的試飛工作。除此之外,克服眾多干擾因素,穩步安排未來的航天計劃也是俄羅斯的當務之急。
03、俄未來航天發展任重道遠
“安加拉”火箭從開始研制到首次發射間隔了近二十年之久,而此輪發射距上一次也過了7年的時間。期間遭受的資金、污染等一系列問題讓“安加拉”火箭的命運十分曲折,也折射出俄羅斯航空航天產業的無奈。飽受美西方國家的制裁加上自身經濟情況與發展需求的不匹配,俄羅斯的航空航天產業發展面臨諸多的現實困境。如何通過改革創新克服當前面臨的困難,扭轉發展的頹勢,重振航天大國的榮光,是俄羅斯航空航天產業急需解決的問題。
航天工業承載了俄羅斯的光榮和夢想,俄羅斯迫切希望續寫曾經的輝煌。普京上臺以后,俄羅斯的經濟狀況開始逐漸回暖,航空航天產業的振興也逐漸提上日程。在2015年,普京簽發了《關于成立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的文件,開始改革完善俄羅斯太空活動領域的管理體系,增加航空工業的創新能力,為重振俄羅斯的航空工業提供了政策支撐。
除此之外,俄羅斯開始加大對航空航天產業的投入,加快了老舊航天器的退役,推進新一代航天設備的研發。與美國一樣,俄羅斯開始了商用航天器和運載火箭的研制,想要在國際上創造更多的利潤,減小俄航天工業的經濟壓力,以推動航天高精尖產業的研發。另外,俄還與古巴、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簽署了俄制格洛納斯衛星定位系統的合作協議,想要增強航天領域的國際合作,采取共同發展的方式振興航天工業的榮光。
在2022年4月1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視察了正在建設中的東方航天發射場。普京在講話中表示,俄羅斯將繼續為打造新一代的運輸飛船、發展太空核能技術、恢復月球探測等而努力,這無疑是給全世界傳達了俄羅斯重振國內航天產業的決心。
當加加林乘坐飛船到達宇宙時,蘇聯向全世界展示了超級大國的雄姿,如今,俄羅斯的大國復興夢也將從航天產業啟航。
聲明 | 本號聚焦知識分享,內容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若存在版權等問題,請聯系(微信 tech9999)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