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才看得一部電影,叫做《你好,李煥英》。雖然已經上映一年了,但是還是很感動。
看罷,我忽然想到,在我的讀者里頭,又有多少個“李煥英”呢?又有多少想要盡孝,卻無從做起的兒女呢?
愛父母,這是全天下孩子的共同心聲。
比如說吧,有些讀者朋友跟我講,家里的的老母親,受膝蓋骨性關節炎折磨多年,怎么弄都不好,她心里特別著急、不安,想讓我幫著想辦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樣的心聲,我也是感同身受的。
說一下圍繞這個方子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女性,53歲,姓劉。大概從5年前開始,她就感覺自己的雙側膝蓋啊,疼痛,蹲起活動受限。
后來,就這樣挺了5年。最近這半年來,疼痛劇烈,蹲起活動進一步受限,而且原因不明。
刻診,見雙側膝蓋疼痛,刺痛明顯,位置固定不移。遇冷,或者在上下樓梯的時候,癥狀明顯,夜間痛甚。嚴重的時候,患者整宿整宿睡不著覺。
看舌頭,發現舌質偏暗,脈象弦細,苔薄白。
怎么辦啊?當時,桂師片刻后書方如下——
【熟地黃,當歸,桃仁,紅花,地龍,川芎,桑寄生,獨活,骨碎補,秦艽,川牛膝,金毛狗脊,醋鱉甲,杜仲,延胡索,乳香,赤芍,白芍,炙甘草。】
10天之后復診,患者疼痛減輕,屈伸活動自如多了。繼續服藥10劑,癥狀進一步改善。患者生活基本不受影響。
你看,此人脈弦。脈弦,一般主痛癥。這沒啥好說的。患者舌偏暗,這個一般考慮氣血運行不暢,再加上脈細,乃陰血不充脈道所致,所以這就要考慮是不是血瘀致痛了。
血瘀致痛的特點是什么?就是刺痛。這是淤血位置不移決定的。血遇寒則凝。寒冷氣候條件下,淤血加重,所以低溫時痛甚。到了晚上,氣血運行不暢,淤血也容易加重,所以夜里痛甚,甚至影響睡眠。這些特點,醫案中的患者,完全符合。
腎主腰膝。患者年過半百,腎氣開始虧虛,于是腰膝筋骨失養,容易出毛病。其次,腎主藏精,精能生血。肝腎不足,精血虧虛,這自然容易導致血虛血瘀。
所以,要想改啥的話,無外乎就是養血活血、補腎固本,并且通經活絡。
這里頭,當歸、桃仁、紅花、川芎、乳香、白芍、赤芍,用于養血活血。
地龍、川牛膝、延胡索用于通經活絡而止痛。熟地、桑寄生、金毛狗脊、杜仲、獨活、骨碎補,秦艽,用于補益肝腎、強健筋骨、祛風除濕。醋鱉甲,可以軟堅散結。炙甘草調和諸藥,并且和白芍一起,柔筋止痛。
這就是基本意圖。
我個人覺得,它對于單純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以局部刺痛為主要癥候,同時又年過半百、肝腎虧虛者,比較適合。故而,我寫在這里,供您參考。
當然了,這就是我對業界經驗的一種傳播和解讀。發出來把好經驗拿出來,供同行參考,也希望久治不愈的患者多一個思路。我覺得,有需要的朋友,應該到好好看看,進行準確的辨證論治。如果適合,可以借鑒。如果不適合,就不要用。經驗的分享,是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的。
最后,還是那句話——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人間最大的不幸之一。看著老爸老媽膝蓋不好、疼痛難受,作為兒女,要及時重視,不可以輕視。可以參考中醫療法。我文中所述的經驗,就算作一點借鑒,拋磚引玉、啟發思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