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章渡鎮位于皖南涇縣縣城以西20公里處,安徽省涇縣青弋江畔的一個小村.青弋江上游北岸,東與宣紙之鄉丁家橋為鄰,西南與黃山、九華山相依,北與新四軍軍部舊址云嶺鎮接壤。章渡的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即在此設埠置州,曾管轄三縣。唐代大詩人李白游歷涇縣時,曾譽章渡為皖南山區之“西來一鎮”。
圖3
章渡臨江一面是當地人稱之為“吊棟閣”的門面房,吊棟閣與相對而建的一排樓閣店鋪開成一條長而彎曲的S形街道,是鎮上的老街之所在。老街,大概有200米長,街道寬約4米,老街地面很有特點,路面居中用青色條石或大塊鵝卵石鋪成,這條中軸線兩側則用較小的鵝卵石側鋪路面,據說中間那條中軸線是方便以前的獨輪車往來行走。與吊棟閣相對的房屋,大都建于晚清。
圖6
老街好像和別處掙扎著的古村古鎮有些相像,鎮里很少見到壯年青年的男子,似乎只有老人孩子婦女才是這古老寧靜中的氣息。據說,明清時期這里曾經是涇縣第二大碼頭,人來人往,繁華若市。那些老房子上的精雕細刻,提醒路人當年鼎盛年代這里曾有的繁華一朝。
圖24 老街多是木屋,靠水的一邊全部是吊腳樓,吊腳樓依靠長長的木頭插入河里支撐,密密麻麻的,就是傳說中的千條腿。
圖25
吊腳樓每隔一段就有一個出口下到江邊,居民可以汲水浣衣。
圖33
一朝繁華終究歸于寂寞。這曾經的熱鬧街市,如今幾近殘垣斷壁。街上不見壯年男女,一群老人,守著嬉戲的孩子,和墻角的貓,靜靜地打理各自的生計。他們的目光如古屋一般的淳樸。他們的屋子,每一間都厚積著歲月頹敗的痕跡。所有的屋子里光線晦澀,墻上糊滿了黃得發黑的舊報紙,一層摞一層。在黑暗的盡頭,每一家,有一扇看得見風景的窗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