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唐朝這兩個封建王朝,在中國歷史演變進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漢唐兩朝展現了古代中華的神韻與雄風,對后世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讀史后的我忽發覺,漢唐兩朝竟有好多相似之處:
1 大一統,時間長
漢朝(前206至220年),是繼秦后的大一統王朝。若把西漢東漢合起來共歷24帝,逾四百年;唐朝(618至907年)也是大一統的王朝,共歷21帝,近三百年。在中國歷史長河里,大一統的朝代并不太多,更不用說統治時間達三四百年!不得不說,作為帝國統治者,他們都深刻汲取了前朝“二世而亡”的教訓。
2 亂中勝,承前朝
我們知道,在風起云涌的秦末農民戰爭中,原本起點低勢力弱的劉邦憑借膽略、人謀等優勢,經過四年多的楚漢戰爭,最終贏得天下。公元前206年,劉邦開創了劉姓江山。漢朝初建,很多方面仍承襲秦朝的做法,后人常把它與此前的短命秦朝,合起來叫“秦漢”。
隋與秦類似,也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在隋末的各路反王爭霸中,李淵父子把握時機,捷足先登,最終平息了各地的“叛軍”,618年,李淵建立了大唐王朝,與隋朝挨的很近,國家治理上也沿襲了隋朝的機制,后世有“隋唐”的叫法。
3 女攝政,開先河
漢朝的呂后,在劉邦死后,她扶植了兩任傀儡皇帝,自己則是帝國的實際掌控者,為時達15年之久,開創了中國歷史上女人攝政的先河!
唐朝的武后,早在高宗在位時,即以皇后身份參與朝政,高宗死后,她一而再廢立皇子,最后索性自己親政,成了名副其實的一代“女皇”,算起來武后執政達45年之久。
值得一提的是,在“女權”統治時期,無論漢還是唐,國家的社會經濟還是持續發展的,稱她們是偉大的政治家并不為過!
4 結姻緣,促融合
西漢后期元帝時,已降漢的匈奴單于,向漢朝提出“和親”。這在漢初也曾有過,漢匈“結為親家”,不用刀戈相向,卻能保持邊塞的一度安寧。
此前都是從宗室中選取一女子充作”公主“嫁出去,元帝想現在人家都臣服了,預備就從宮女中選一個。呈上宮女圖,經他御筆一點,誰知被選中宮女竟是一位絕色美人,她就是被譽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
唐初太宗時期,吐蕃首領松贊干布出于對大唐的仰慕,多次向唐朝提出“和親”要求。太宗決定把一位宗室之女,封為“公主”,再遠嫁吐蕃為王后,這就是“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入藏,促進了中原文化向吐蕃的傳播,增進了漢藏民族的融合與交流。
5 改國號,朝更迭
在漢唐兩朝史上,都曾經歷過一段時間的外姓“篡權”。
西漢末年有外戚“王莽”稱帝,改“漢”為“新”,歷時15年;唐朝有皇后武則天稱帝,改“唐”為“周”,歷時23年。
無論王莽篡漢還是武后稱帝,較之三四百年的帝國歷史,這種“更迭”不過是一段插曲而已。
6 遇明君,享太平
在漢朝史上,明君不少,如漢初的文帝劉恒,建立東漢的光武帝劉秀等。漢朝先后出現了“文景之治”、“漢武盛世”、“光武中興”等。明君治國,華夏福音。不僅帶來社會的安定、發展和進步,更有經濟的繁榮、百姓的富庶、邊塞的開拓與安寧。
大唐帝國曾為全世界所矚目,首都長安是當時最繁華的都市,這得益于太宗李世民這位開明圣君的奠定的基礎。唐不僅有早期的“貞觀之治”,更有中期的“開元盛世”,讓唐朝的興盛達到鼎峰,后期有“大中之治”再現大唐雄風。
7 帝國滅,天下亂
220年漢朝覆滅,天下出現了長期的動蕩混亂。先是群雄逐鹿、三國鼎立,繼而出現了短暫的統一——晉建立,當西晉被胡人所滅后,北方陷入一片戰亂,接著數百年的“南北”政權對峙(史稱南北朝),直至581年隋朝建立。
907年唐朝覆滅,接著北方出現了“五代”,即后唐、后梁、后晉、后漢、后周等五個短暫的王朝先后登場,很像史上南北朝時期的“南朝”(劉宋、南齊、南梁、南陳)。
與北方不同的是,此時的南方出現了多個割據政權,影響較大的有十個,稱為“十國”。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作“五代十國”。這種戰爭頻發、混亂分裂的局面持續了數十年,直至960年,宋朝建立。